“流動性過剩”的牛市盛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04 07:24:51  


  中評社香港6月4日電/上證指數從2005年12月6日的1074點算起迄今昇幅已達58%且未有止步之意。"賺錢效應"引發股市再度成爲老百姓茶餘飯後談論的焦點。四川金融投資報文章稱,影響行情的决定性因素是貨幣政策走向,而現行牛市行情有獨特的天時地利人和環境。

  "流動性過剩"的盛宴

  什麽是流動性過剩?基礎貨幣發行過多,通脹對貨幣的靈敏反應力弱化,"過剩"貨幣進入貨幣市場,而貨幣市場又無法消化,於是出現流動性過剩現象。"流動性過剩"的經濟現象就是資産價格,例如房地産、股市、資源類商品快速上昇。目前中國貨幣運行的顯著特徵就是流動性過剩,甚至可以稱之爲流動性泛濫,M1與M2呈現顯著的"喇叭口"走勢。更有數據爲證,2006年一季度貨幣總體流動性達19225億元,同比高達93.4%。那麽出現流動性過剩的原因又是什麽呢?主要是巨額的外匯佔款造成基礎貨幣被動投放。理論上祗要美元弱勢和人民幣昇值趨勢不變,則現行流動性過剩的現象就很難根本逆轉。流動性過剩現象存在,貨幣似洪水般流向資産領域,推高了房地産與股市的價格,因此,現行股市是"流動性過剩"提供的盛宴。

  資金推動型牛市

  牛市行情有兩種模式:一是業績推動型,科技進步,勞動生産率提高,上市公司利潤增長,股票內在價值提昇;二是資金推動型。山還是這座山,水還是那方水。但資金與股票的供求關係改變,過量的資本供給推動股價扶搖直上,市盈率因而提高。現行牛市就是典型的資金推動型牛市。我們不妨對比最具說服力的上市公司盈餘數據,2006年一季度所有上市公司的算術平均每股收益0.0389元,較2005年一季度所有上市公司算術平均每股收益0.0433元下降10%。顯然是貨幣之水漲潮,推動股價之船攀高。

  行情發動機是供求關係

  資金推動型牛市的發動機是供求關係,而非股票內在價值。事實上,從市場估值角度看,滬深股市幷沒有顯著的估值優勢。例如目前滬市A股,深市A股平均靜態市盈率已分別爲20倍與24倍,縱然上證50指數市盈率也有15倍。而近期香港恒生指數與國企股指數市盈率分別爲13與14倍,韓國KSE指數市盈率中樞僅爲11倍。顯然,與周邊股市比較,滬深股市是價值"窪地"的論點,已經事過境遷。更無法解釋內地股市在1600點一綫稍作盤整後,又于本週縮量攀上本輪行情的新高。

  影響行情的决定性因素

  前面已述,流動性過剩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幣昇值與龐大的外匯佔款。日本與中國台灣地區都有本幣昇值引發股市强勁走牛的經驗。例如日元昇值過程中,日經指數從1971-1989年,整整漲了19倍。當然中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與日本相比有相當的差距,這决定了人民幣昇值不可能一步到位。

  據此,現行影響行情的决定性因素是貨幣政策走向,其次是新股擴容纍結性的節奏和頻率。目前央行對沖流動性的措施已有(1)、4月28日上調貸款基准利率0.27個百分點。(2)、5月17日,向部分商業銀行定向發行央行票據1000億元,這相當于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4個百分點。這些都屬溫和舉措,在客觀上,股市的走牛,也能爲人民幣匯率的上昇創造一定程度上壓力釋放的通道。例如4月份新增儲蓄存款僅爲180億元,是近兩年來的最低水平。因此,央行出招收緊流動性有點投鼠忌器,所以估計七月下旬之前,不會有新收緊舉措出台。現行牛市行情有獨特的天時地利人和環境。後市高點將難料,過程雖然會有坎坷,但是祗要央行不出台收緊流動性的猛藥舉措,則股市牛低頭現象將是短暫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