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世界經濟支柱”遇到了什麽麻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8 06:43:16  


  全球化需要自由貿易。但是,在一群喋喋不休、各自爲營的國家之間磋商自由貿易協議,其難度絕不亞于放養一群猫。
 
  看看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拉米吧:這個爲推進全球自由貿易進程奔走不休的法國人7月24日也無奈地宣佈,多哈回合談判陷入無限期中止狀態。

  “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這是莎士比亞筆下《王子復仇記》中哈姆雷特王子最經典的一句台詞。顯然,多哈回合也陷入“哈姆雷特式”的困惑,正如印度貿易部長納斯所言,多哈回合“幷未死亡,但却處於重症看護室與火葬場之間”。

  一年多以來,各國部長進行了無數次會談,以期挽救這一僵局,但均無果而終。拉米曾擔憂:“即使多哈回合流産,世界經濟也不會迎來它的末日,但是世界經濟必將變得更加脆弱,而這種脆弱或許將超出今天我們所能設想的程度。”

  這種擔憂不幸被言中。當美歐之間爲農業補貼問題糾纏不休時,當傲慢的歐洲制鞋商們爲“中國鞋”奪走市場高呼制裁時,當美國國會的議員們爲巨額貿易赤字耿耿于懷時……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鼓勵著談判桌上的政治家們,選擇一種傾向于貿易保護主義的策略。而作爲全球貿易額最大的成員――美國也已經從WTO最强有力的推動者,變得對多邊自由貿易不那麽感興趣了。美國的這種態度,對於深諳世界政治和經濟博弈格局的談判家們來說,經常具有决定性意義。

  WTO、IMF(世界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三者歷來被稱爲當今世界經濟體系中的“三大支柱”。與WTO日前經歷的尷尬相比,IMF和世行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隨著資金狀况捉襟見肘,IMF對全球經濟决策的影響力在逐漸减弱。曾經主導IMF的美國人對其表現越來越不滿,因爲它沒有辦法讓中國按照它的要求來改變貨幣政策;長期被這個多邊組織邊緣化的亞洲國家,正在通過建立自己的外匯儲備致使IMF的最後擔保服務成爲多餘;阿根廷和巴西因爲資金充裕又急于重新掌控自身經濟政策,早已提前還清了IMF的貸款。沒有了大筆利息作爲主要收入來源,IMF的預算危機也就在所難免了。

  再來看看世界銀行。如今,世行正在保羅·沃爾福威茨行長的帶領下,苦苦尋求出路。作爲布什政府中的高層智囊,沃爾福威茨從被布什提名的那一刻起,來自歐洲與中東國家的反對聲就延綿不絕。平心而論,沃爾福威茨治理腐敗問題的主張本身合情合理,但其上任後主要的政策言論都沒有徵求過手下專業人士的意見,這令不少員工對世行的運作方式感到不滿。同時,他還疏遠了董事會中一些提供政府捐助的成員,令這些政府不再願意通過世行開展援助,使其作爲全球性援助機構的執行力大打折扣。

  WTO、IMF和世行遇到的麻煩是自相矛盾的。各種雙邊貿易協議如雨後春笋般萌生,國際金融和資本流動仍在大幅繼續,地區性資金或技術援助通過各種雙邊渠道得以擴展。也就是說,全球化的根本動力幷未减弱,但這些組織背後的世界經濟格局已悄然發生變化。15年前,冷戰的結束給人們帶來了獲得國際機構新凝聚力的希望。但是今天的大國却似乎幷不熱衷于創造富有活力的全球化多邊體系。全球經濟權力正從發達地區向更廣泛的發展中地區轉移,而前者顯然還不願接受其决定全球經濟命運能力下降的事實。

  主宰WTO、IMF 和世行的美歐等國,歷來是這些機構的領導者和受益者,但是隨著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强,新興市場國家對建言全球事務躍躍欲試。這時,那些曾經的全球化捍衛者們,又開始想方設法地阻撓全球化,甚至不惜親自葬送由他們一手操辦的“世界經濟的支柱”。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魏紅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