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印度象20年後追上中國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02 09:33:42  


  中評社香港6月2日電/亞洲“象”和“龍”之間的差別和相似之處都很顯著。兩國經濟增長都很快,農業經濟都很落後,同樣面臨如何創造數百萬就業機會的問題。印度財政部高級官員普拉蒂普.K.戴伯說:“從根本上看,印中經濟是互補的,而非競爭性關係。”
 
  據環球時報報道,過去25年中,中國的人均收入超過了印度。中國經濟對外開放,吸引了大量外資、新科技和高級管理人才,這一切使中國變成全球製造中心。而印度擁抱全球化的節奏卻沒這麼快。中國去年吸引了603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而印度只有75億美元。

  印度總理辛格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為鄰國提供了範例。在5月舉行的亞洲開發銀行年度會議上,辛格說:“亞洲國家應從鄰國的成功中互相學習。中國經濟在過去20年中表現很好,高增長率讓很多國家異常羡慕。”印度正和中日韓就自由貿易協定進行談判,這是印度為推動製造業所制定的政策的一部分。

  但許多印度官員並不贊同在製造業方面追趕中國。他們希望印度集中自己的優勢,發展軟體、服務產業及其他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產業。亞洲開發銀行預計,中國在2006年至2010年間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年均9%,“中國經濟的增長率仍將在未來20年內高於印度。中國能很好地將受過訓練、廉價的勞動力和外來資本結合起來,這是其優勢所在。”

  不過有專家認為,從長遠看來,印度相對年輕的人口、完備的法律體系以及有國際競爭力的私營企業將使其對中國擁有優勢,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黃亞生(音)說,中國應向印度學習“緩慢而平靜地崛起”,通過逐步改革消除經濟運行中扭曲的部分。

  中國將GDP的50%投資於工廠和設施建設,儘管比率很高,但儲蓄率更高,這刺激美國要求人民幣繼續升值。黃亞生說,中國將被迫反省自身經濟模式的缺點,並戒除上世紀90年代染上的自滿情緒。“除非中國進行大膽體制改革,印度將在未來20年後超過中國。不過,印度崛起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中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