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大跌 帶動四行業股價猛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6 12:55:37  


  中評社廣州9月16日電/昨日,受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繼續一度跌破60美元的影響,航空運輸、石化股、化纖行業等全面崛起。國際油價下跌惠及多個產業。但對於國際油價未來的走勢,專家認為,“60美元的支撐面很大”。油價並未進入“低價週期”。

  昨天,受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繼續一度跌破60美元的影響,航空運輸等個股全面崛起。中國國航(601111.SH)更是巨量漲停。市場人士認為,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將給航空股和航運股、石化股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而除航空業之外,海運、化纖行業等行業隨石油價格下跌,成本大大降低,亦受益匪淺。 

  受原油價格跌破60美元等消息的影響,航空運輸、石化、化纖等個股全面崛起。上午兩市大盤大幅走高,中國國航快速漲停,該股的漲停帶動了其它航空股的走強,G貴航漲停,南方航空、G上航等漲幅居前。此外,運輸類公司如G中海也出現漲停。

  近期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在7月14日創出78.4美元的歷史最高價後,一路走低。歐佩克秘書處14日稱,歐佩克一攬子油價13日跌破每桶60美元,至每桶59.08美元,較12日下跌1.29美元。市場分析認為,這主要是由於美國發現特大油田以及用油市場進入淡季,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  

  人民幣升值也是造成航空和石化等個股上漲的主要原因。14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7.9476,較前一日上升了79個基點。交易員認為,由於近期日元走勢強勁使美元走低。

  中國石化目前加工的進口原油比例大致占70%,對於煉油業來說,匯率每上升1%,成本相當於下降1%。如果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3%,則進口原油節約的人民幣將是80億元左右,靜態看,對每股收益的影響也有0.10元之多。

  當業界還沉浸在“航空公司上半年巨虧25.7億元”的低迷之下時,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滑為航空業帶來了復蘇的希望。

  據瞭解,國內航油價格已經連續出現多次的提價,每噸航油的價格從2003年3000多元直線漲至目前的6000多元每噸,漲幅高達80%,也導致航油成本在各大航空公司總成本中的比例陡然升至35%以上,成為航空公司最大的一筆支出。

  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滑對航空公司必然是一個極大的利好。“但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國內航油的價格,而不是國際原油價格,”一航空公司人士表示,“目前國內航油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並不一致,如果國內航油價格降不下來,國際原油價格下滑沒有多大意義。”

  據分析,假設2006年中期同比油價維持不變,則中國國航每股收益增加0.09元。南方航空基本可以保持微利,東方航空每股減虧0.22元,中海發展每股收益增加0.07元。如果國際油價維持或者下跌,預計2007年航空公司和航運公司收益會有好轉。 

  “國際油價已經連跌八天,其中9月13日回穩,14日再度大跌,15日稍稍反彈”,據廣州日報報道,目前最新的紐約原油期貨報價是63.30美元每桶,這個價位已經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國際油價一直牛氣沖天的氣勢終於得到收斂。廣東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表示,目前國內的原油期貨市場裏面“大家都看跌,不敢吃貨了”。

  不過,國際油價下跌惠及多個產業,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就是煉油企業,一度70多美元每桶的價格曾經讓這些煉油企業苦不堪言。

  對於油價未來的走勢,姚達明認為,“想要跌破60美元每桶應該很難,60美元的支撐面很大”。發改委有關專家曾經在公開場合表示,稱油價並未進入所謂的“低價週期”,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油價會下跌到60美元甚至50美元以下。

  而根據國家發改委12日在其網站上公佈的“一周國際市場商品行情(9月4日至9月8日)”分析,油價的持續下跌是因為,美國夏季駕車出行高峰即將結束、圍繞伊朗核問題的緊張局面有所緩解、以色列和真主党同意停火,以及英國石油(BP)公司計劃恢復美國阿拉斯加普拉德霍貝油田全面生產等幾大因素的影響。

  廣東油氣商會專家也指出,從目前國內幾個石油現貨交易所看,人們觀望意識顯然比較強烈,但普遍覺得國際油價應該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處於60美元至70美元每桶的區間,“很難跌破60美元每桶的價位”。

  歐佩克輪值主席Edmund Daukoru日前指出,原油價格在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裏下跌了10美元多,而各成員國的產量卻一直高於限額,對此該組織將考慮應對措施。而將于明年擔任歐佩克輪值主席的阿聯酋石油部長Mohamed al-Hamli也說:“我們希望油價在70美元以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