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南京原副市長披露長江大橋炸橋爭議始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1 23:14:06  


南京長江大橋。
  過去外地人到南京要看“一大一小”。“大”就是指長江大橋,“小”則是指小紅花藝術團。長江大橋幾乎就是南京的代名詞。然而長江大橋如今卻成了長江“黃金水道”開發建設的大難題。有橋梁專家算了一筆賬,“與其花數十億改建,不如干脆炸橋,徹底疏通黃金水道”。長江大橋究竟是炸還是留,在南京與重慶兩位副市長一番唇槍舌劍後,激辯轉戰互聯網,成為近期最熱門的話題。近日記者專訪了參與那場辯論的時任南京副市長的蔣裕德,披露了這場激辯的來龍去脈以及對網上辯論的看法。 

  “炸橋”爭議始末

  5月9日下午,南京市政協副主席蔣裕德開始注意到自己在互聯網上成為公眾關注的對象,在關乎南京長江大橋“炸”與“不炸”的激辯中,他的言論被看作是代表了南京“護橋”的利益訴求。激辯緣起數月前的一次會議。

  1月5日,上海舉辦“長江黃金水道開發與洋山保稅港區功能”的主題報告會,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在做主旨演講時談到兩個思路,一是興建疏浚長江航道解決三峽船閘不配套帶來的航運難題,再就是炸掉長江上兩座淨高度不夠的老橋,解決重慶的貨輪“上不去下不來”的問題。

  與會者明白,黃奇帆所強調的“兩座老橋”是指1957年建的武漢長江大橋和1968年建的南京長江大橋。

  輪到蔣裕德(時任南京市副市長)發言時,他對黃奇帆關于炸橋的觀點提出了質疑,一是南京長江大橋是公鐵兩用,不能為了黃金水道的暢通把大動脈炸掉;二是炸的同時還要建鐵路橋,而建造鐵路高架橋的難度會更大。

  蔣裕德還特別說明,南京長江大橋雖然舊了點,但再用50年也沒有問題,他坦陳從長遠來看,不“炸橋”對南京是有利的,南京長江大橋淨空高為24米,5000噸級貨輪無法通過大橋開往中上游,這樣一來勢必會增加南京港的吞吐量。   

  對蔣裕德的“反駁”,黃奇帆沒有再發表看法。

  此次爭論在蔣裕德看來“僅是與會者各自看法的交流”。他會後也與黃奇帆有過溝通,大家也都認為“炸橋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炸橋派︰大橋割斷黃金水道

  橫貫流淌的長江被譽為“黃金水道”。但在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金義華的眼里,這條“黃金水道”正面臨枷鎖的束縛。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長江上建造的多座跨江橋正制約著其航運功能的發揮。

  長江的水量是萊茵河的6倍,而其運輸量僅為萊茵河的1/6,長江航運的作用效能更是只有萊茵河的約1/40。

  金義華還列舉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先後投資數十億元在蕪湖、武漢、重慶等港口建成的數十座5000噸級外貿碼頭和集裝箱碼頭,因為沒有大型外輪靠泊,只能“曬太陽”。

  其根本原因是“20世紀60年代建造的南京長江大橋淨空高度僅有24米,如同一座鐵鎖,把大船擋在橋下,豐水期僅能通過3000噸級船舶,萬噸級外輪根本不可能通過,限制了長江作用的發揮。”

  有關部門統計,2004年,長江安徽段385公里航道條件優良,完成的水運量為1.35億噸,港口吞吐量為0.65億噸,南京長江大橋另一邊的江甦段 404公里,2004年完成水運量4.2億噸,港口吞吐量3.7億噸,一橋之隔兩重天,兩相比較,南京長江大橋就如一把腰斬長江的“刀”。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金義華先後提交了13份提案,每一份提案都與長江航運的發展密切相關。2006年“兩會”期間,金義華再次提案建議“建橋不能制約‘黃金水道’。”

  也有專家通過媒體建言“籌集5000萬炸除南京長江大橋換取未來十年上千億的黃金水道收益”。

  贊成拆橋的網友疾呼︰“南京長江大橋的確阻礙了長江上游的發展,生產要素既無法向上聚集,上游的工業制成品又無法從本地出口,只得到南京或下游來出口。” 

  護橋派︰大橋不利因素被夸大

  “要問炸橋不炸橋,我肯定第一個反對。”蔣裕德表示,作為南京市來講,在這樣一個訴求中存在利益驅動是很正常的。

  蔣裕德認為,退一步講,炸橋的問題並不是南京市所能夠決定的,它是需要整個長航委員會、國家交通部、國家水利部、國家發改委聯合決定的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

  “再退一步講,炸橋有無這個必要?有無這個可能?沒有。中央絕對不可能僅僅為了炸一座橋而談一座橋,南京長江大橋的炸與不炸,在學術上討論是可以的,實際操作是不現實的。”

  蔣裕德認為“南京大橋的阻礙因素被夸大了,南京的得利因素也被夸大了。”

  蔣裕德介紹,目前長江黃金水道利用率還比較低,與萊茵河實際上沒有可比性,2004年在上海長江流域29城市會議上,交通部有專家談到打造黃金水道存在的問題,原因有很多,但與南京大橋沒有關系。

  黃金水道發揮得好壞目前與橋沒有關系,橋的問題主要是集裝箱的船過不了南京,有一點影響,這對整個黃金水道的總量來講不是主要的,就是把中上游的跨江橋全部炸掉,萬噸巨輪也到不了重慶,因為上游還有葛洲壩,還有三峽大壩,還有一些配套問題,這不是簡單的炸橋問題。

  對于一橋之隔的安徽段與江甦段水運量港口吞吐量存在的巨大差異問題,南京市物流行業協會會長王思聰強調不能簡單對比,要注意到兩個省的經濟總量和經濟活躍程度。

  蔣裕德不否認因為南京大橋的存在,南京會受到“轉駁”帶來的益處,但那是未來的事,當前並未因此收益,他估算外地到南京港“轉駁”的貨物僅佔港口吞吐總量的百分之二三十。因南京至上海有暢通的高速公路,外地貨物一般選擇直達上海。

  給大橋增高也不可行

  面對“炸橋”的爭論,東南大學橋梁系主任、博士生導師葉見曙教授感到很不解。

  “南京長江大橋在中短期不可能被炸除,也不可能被改造。”葉見曙教授說炸除或改造南京大橋的成本將難以估量。

  對于有些專家提出的可以給大橋做“接肢”手術,抬高橋面的提議,葉見曙認為︰“如果抬高橋位,那麼將意味著整個城市規劃都要調整,規劃設計都有一個基準數據,牽一發而動全身。”

  葉見曙認為,以科學的態度尊重歷史,在現有的條件下,用科學研究的潛力來解決問題,尋找可行的辦法,“大江大河工程不能有半點含糊,要以負責態度說話辦事。”

  “炸橋論” 源于建二橋

  在蔣裕德的記憶里,“炸掉南京長江大橋”之論源自十年前南京長江二橋籌建之際的“橋高之爭”。

  時任南京市計劃委員會主任的蔣裕德見證了整個爭論的始末,國家交通部要求二橋達到40米淨空高,國家計委傾向于28米淨空高。

  交通部認為江陰大橋是50米,那麼之後建的橋也應該要達到四五十米。國家計委則認為如果只是一座南京長江大橋,那麼二橋的高度達四五十米都可以,大橋可炸可改,但是南京長江大橋以上已經建有七八座淨高在24米的大橋。最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鄒家華征求了專家意見,認為南京二橋的高度問題是整個長江流域橋高度的問題,不可能一下子把這些橋全部炸掉改掉。最後二橋淨空高定為28米左右,“橋高之爭”告一段落。(稿件來源: 現代快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