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客家祖地寧化“石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0 16:31:10  


  福建寧化縣城石壁是客家人祖地,近年來成為海內外客家人尋根問祖的“聖地”。

  石壁只是個地理概念,現在是是一個村名、鎮名,是寧化西部的代稱,是古代寧化縣的象徵和代表。舊時的“石壁”總面積為479平方公里。與江西省石城毗鄰,兩縣語言相通,習俗相同,經濟、文化、交往十分緊密。以石壁村為中心的石壁地區,可謂“近山勻稱,遠山環抱,山水交匯,龍氣結聚”,鐘靈毓秀之地。然而石壁不僅是寧化西部的你稱。因為石壁開發早於寧化縣城。寧化縣原稱“黃連峒”,始建置為鎮,名“黃連鎮”,建縣時,亦稱“黃連縣”,至天寶元年(742年)方改為“寧化縣”。隋唐間,寧化(或稱黃連)名聲遠不如石壁。就是到了宋代,石壁仍然比寧化更有吸引力,所以一些在縣衙為官者,卸任之後,遷到石壁定居。

  黃河流域的漢人南遷,第一站大多僑居長江中下游沿岸的一些地區,二度南遷時,又多遷入贛北或閩贛邊區。如鄱陽湖邊的筷子巷、粵北的珠璣巷、閩西的寧化石壁。而三度遷移時,上福建杭勝運里,廣東梅州等地。

  唐後期“安史之亂”、黃巢戰事,五代的十國紛爭,北宋末的“靖康之難”,促使了北方漢人過江南下,原滯留在長江兩岸的北方移民也隨之繼續南下,從贛北經贛東南或溯贛江南下,越武夷山脈南段,進入福建的閩西,其首站是寧化石壁。二三百年間,使石壁(寧化)人口急劇上升。由於人口的發展,帶來文教、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繁榮。並促使了客家民系的誕生。

  據各姓族譜記載的不完全統計,北方移民遷入福建寧化縣石壁有明確時間記載的族中,其中:唐代至南宋遷入寧化或石壁定居的有192姓族,占總數的85%,其中:唐代46姓族、五代14姓族、北宋58姓族、南宋63姓族。

  寧化人口,唐天寶元年(742年),約1500戶,5000人。宋元豐三年(1080年)約10000戶以上,35000人以上。寶祐年間(1253——1259年),增至38000戶,11萬人以上,其後則一直下降。

  當今客家人有210姓氏以上同寧化或其石壁有淵源關係,但很多姓氏資料缺乏自寧化、石壁外遷的具體時間和地點的記載,無法全部作分期統計。

  客家先民剛進入寧化或石壁時,只能因陋就簡,但基本聚族而居。石壁有過“36寨72棚”之稱,說明客家先民剛駐足石壁,只是搭寨蓋棚以一時栖身。地名也基本以姓氏而稱。如江家嶺、馬腦寨、吳屋、段尾排、孔老排、賴郭墉、陳坊、曾家屋、郭子山、張家坪、董背、葉光排、牛角灣、過屋、何樹排、李家坪、楊家排等數十個地名,某姓居那裡,就叫那姓為其地名,其範圍很小,有的甚至只有一棟屋加上一塊空坪的地盤。他們聚族而居,休養生息一段之後,顯得湧擠不堪,便又逐漸疏散開來。如李氏原住石壁李家坪,後搬遷到離石壁2﹒5公里的桃樹窩,新辟一個村莊。梁固(孟堅)廣東順德(南宋)紹興寧化石壁,其後裔遷廣東梅縣等地方。2008年春梅州的“閩粵梁氏宗祠”組團到寧化石壁考察時已查不到梁氏的祖祠,甚至連所謂的“梁家坪”或“梁家屋”的地方都沒有找到。 

  根歷史資料記述:南宋之後,閩西南部,廣東北部仍然是“地曠人稀”,特別在抗元失敗之後,“地為人墟”。南宋之後,包括以寧化石壁為中心的今日客家大本營北部(含寧都、石城、清流等縣),的人便大量往閩西南部和粵東北遷移。

  據現有族譜等文字資料,自寧化或石壁外遷有明確時間的147姓(族),唐代外遷8姓(其中一姓於南北朝遷出),五代外遷8姓族、北宋外遷23姓族、南宋外遷41姓族、元代外遷30姓族、明代外遷34姓族,清代外遷3姓族。公元1330年前後元明宗年間,居住在寧化石壁梁克家的後裔南宋探花梁文生(梁氏68世)和夫人帶領男女老幼一百多人舉族南遷,經沿路風雨長途跋步抵達廣東梅縣鬆源堡(鬆源鎮)為最早入梅州的梁氏。梁文生為入梅始祖。

  而今的石壁村是今寧化縣石壁鎮的一個行政村,也是一個自然村的村。歷史上的石壁村曾接納過200多姓數十姓的中原移民,雖然現在只有張、劉、管、傅、李、朱、雷7姓,2000餘人口,而又絕大多數姓張,其它6姓共十餘戶。但歷史的姓氏住址如今猶存,如吳家園、張家段、伍家巷、李家坪、楊家排等等,都是根據住戶姓氏所命名,都是在石壁村範圍之內。新建的“客家祖祠”成為海內外客家人尋根問祖的“聖地”。(梁德新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