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成爲亞洲金融中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9 07:16:40  


  中評社香港6月19日電/從資金集散、資金配置和風險管理功能來看,新加坡、香港和上海均尚不具備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財經發表文章探討:隨著中國經濟體的迅速增長,誰將會脫穎而出?

  金融中心的資金集散功能

  一提起國際金融中心,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某個地域的銀行資産規模有多少,股票市值有多少,有多少的金融機構,等等。 
 
  這些數據反映的是有多少資金停留在某個市場或經濟體,可能更多是反映本地經濟體的規模;而沒有直接說明這些資金祗是本地的經濟體所使用,還是同時爲其他經濟體所使用。

  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其聚攏的資金不應當祗是爲本地經濟服務。更好的分析角度,應該是看有多少資金流經這一中心;即資金流進這個中心,又從這個中心流向周邊地區。它反映了這個金融中心的資金聚散功能。因此,金融中心首先是一個資金的聚散中心。要測定資金聚散功能的强弱,最好是能够分出中心的資金有多少是用於本地、多少是用於外地。

  但是,這種綜合數據是難以獲取的。因此,我們可以用一個直觀而又粗略的指標反映資金聚散功能的强弱,即資金規模與國內生産總值之比。

  按2005年底的數據,香港股票市場的市值是GDP的5.8倍,銀行資産是GDP的2.8倍;新加坡股票市場的市值是新加坡GDP的2.2倍,銀行資産也是GDP的2.7倍左右;上海的股票市值是(上海)GDP的2.5倍,銀行資産是(上海)GDP的3倍。由以上數據可見,從資金的中介角度看,除了香港在股票市場上的聚散功能明顯較强,上海與新加坡大體相當。

  但是,這三個城市與倫敦和紐約相比,距離就相當明顯。倫敦交易所的股票市值是倫敦GDP的8.5倍,倫敦的銀行業資産規模是倫敦GDP的15倍。

  作爲國際性的資金聚散地,另一個指標,是資金來源的國際化與資金應用的國際化。

  香港股票市場的交易量中,有40%左右是由海外投資者形成。2004年底香港4600多億美元的基金業中,有63%的資金來自海外,祗有37%左右是來自本地投資者。香港股票市場中,內地企業佔了市值的40%左右,其餘主要爲香港本地的企業,以及一些台灣的企業。新加坡股票交易所600多家上市公司中,除了本地的企業,許多是來自其他東南亞國家的企業,包括約100家中國內地的企業。新加坡2004年底約3600億美元的基金資産中,除46%左右來自亞太區,其餘來自歐美等地。

  但是,無論香港還是新加坡,都未見到有多少來自歐美的上市公司。因此,如果把倫敦、紐約視爲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與新加坡還祗能算是區域性金融中心;香港主要服務大中華地區,新加坡主要服務東南亞地區,而上海目前祗能算是中國國內的金融中心。

  金融中心的資金配置功能

  某一個城市能成爲資金的聚散地,可能是由於歷史條件、經濟與政治上的限制及地理條件所促成的。但是,要長期維持幷發展壯大這一地位,這個城市必須要對它所服務的本地及周邊經濟體持續提供增值服務。否則,當那些有利的條件不再存在,周邊經濟體就不再需要該中心的中介作用,該中心就可能被邊緣化。

  金融中心對經濟的增值服務就在於發揮資金的有效配置功能,即有效運轉的金融中心,應該能够把資金分配給最有效率的企業。換言之,好的金融市場應有能力辨別企業的好壞,能够鼓勵好企業,懲罰壞企業。

  英國一家咨詢公司2005年對近400位金融中心的金融服務業人士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在14項影響金融中心競爭力的因素中,首要的是人才。也就是說,金融中心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表現爲中心是否聚集一批精于企業運作與分析的企業管理咨詢專家、財務分析師、會計師、行業分析師、投資專家甚至律師等;表現爲金融中心的市場是否存在鼓勵、崇尚、回報專業精神、專業價值與專業服務的文化;表現爲金融中心的市場是否存在鼓勵幷方便良好企業運作,打擊不良行爲的公平、透明的法律制度與基礎設施。

  金融中心的風險管理功能

  金融中心的第三層次功能,是它的管理與吸收風險的能力。經濟社會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金融中心的風險管理功能在於它能吸收某些風險,减少它所服務的經濟體的週期的波幅。它能對危機的出現進行預警,减緩經濟危機破壞的程度。經濟越是成熟,越是發展,經濟對風險管理的要求也越强。相應地,金融中心的這方面能力越强,其中心的地位就越穩固。

  金融中心風險管理的能力,表現在這個市場是否聚集一大批風險分析與管理的專家,不斷地推出新的風險管理産品與風險解决方案。這些風險管理專家或者是金融機構內部功能的一部分,如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系統、新産品研發部門;或者以獨立的風險咨詢公司的形式爲市場提供服務。

  風險管理與吸收的能力,還表現在是否存在一個規模足够大的風險交易市場,存在大量的高風險承受者,能吸收實體經濟所不願意承擔的風險。這裡說的風險交易市場,最主要就是衍生産品市場。

  衍生産品市場有櫃台市場(OTC)和交易所市場。到2005年6月,全球櫃台衍生産品市場的名義值已經達到了270萬億美元,交易所市場的名義值約爲60萬億美元左右。按衍生産品的交易量來看,英國佔櫃台交易的42.6%,美國佔櫃台交易的23.5%;歐洲佔交易所市場的35%,美國佔58%。但是我們注意到,無論是交易所市場還是櫃台市場,交易量與名義值的前十位中都沒有香港、新加坡和上海。

  以現貨市場與衍生産品的名義值之比來看,全球股票市場交易所的市值約爲41萬億美元,全球銀行業總資産爲21萬億美元,即股票市場與銀行資産之和與衍生産品名義值之比,約爲1∶5。以交易量看,英國市場櫃台交易爲每天6430億美元,美國爲每天3550億美元。交易所的衍生産品交易量更爲驚人:2005年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交易量約爲650萬億美元,倫敦的Euronex.liffe約爲400萬億美元。

  不管以全球的衍生産品與股市、銀行規模相比,還是以英國和美國的情况作爲參照,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在衍生産品市場方面都遠遠落後,與其股票市場和銀行市場的規模是不相稱的。從人才來看,無論香港、新加坡還是上海,風險管理人才更是稀少。因此,香港、新加坡和上海還不是風險管理中心。

  文章認爲,中國作爲一個大的經濟體,必然要有一個大的金融體;以內地某個城市比如上海爲中心的金融體系必然會大發展,這是毫無疑問的。問題在於,如果中國經濟的總量要發展成爲與美國、歐盟經濟總量相當,是否在亞洲需要一個與紐約和倫敦相當的國際金融中心?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會是香港、新加坡還是上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