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小泉外交的“贏利”與“債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3 11:05:54  


  中評社香港7月3日電/預定九月底卸任的日本首相小泉,在倒計時三個月時訪問了美國。小泉不僅在國內政治上,而且在外交舞臺上都喜歡製造“劇場效果”。如同日本歌舞伎表演中,演員走下舞臺在“花道”——穿過觀眾席的通路上亮相。小泉也為自己最後一次訪美精心策劃了一些亮相動作和“謝幕道白”。

  人民日報國際論壇今日刊登文章說,除了那些花哨日程和溢美之詞外,“小泉布什組合”的共同表演,為日美外交增添了哪些新內涵,這是國際輿論頗為關注的。

  文章指出,首先是提升同盟地位,擴展合作範圍。日美首腦發表的題為《新世紀的日美同盟》的一份聯合檔稱,兩國擁有共同的價值觀,擁有共同的利益,肩負共同應對亞太地區安全環境變化帶來挑戰的責任。顯然,提升和擴展同盟關係是美日兩國出於自身利益的共同需求。一家日本媒體說得很直白:“新世紀的日美同盟就是要將日美兩國的軍事合作擴大到全球範圍”。

  從美方而言,期待日本對於美國全球戰略保持亦步亦趨的同時,繼續發揮無可替代的“取款機”作用。從日方而言,已經無意自行構築外交方略,只是一心借助美國保駕護航,不斷突破傳統框架和憲法束縛,謀求早日成為政治大國。當然,布什破格接待小泉的用意,除了表示安撫和讚賞之外,還希望對小泉後任產生示範作用:像小泉那樣言聽計從。

  其次是凸顯“中國因素”,強調“合作利用”。聯合檔稱:“日美雙方應合作利用中國的活力,維護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寧。”這句話可以明顯看出布什主動“領唱”、小泉被動“和聲”的痕跡。布什把中國定位為“利益攸關方”,這一概念在美國已經深入人心。

  文章認為,美國國內對於因小泉接連參拜靖國神社而惡化的中日關係的擔心與日俱增,美方通過不同管道多次向日本暗示和提醒:日中關係良好與否,關乎美國在亞洲的利益。但小泉對此充耳不聞。其實對於日本來說,無論是拉動日本經濟擺脫蕭條,還是建立東亞共同體和促進亞洲和平繁榮,中國何嘗不是日本的利益攸關方。但是,小泉出於國內政治和個人因素的需要,堅持以鄰為壑。顯而易見,美方定調的“合作利用中國的活力”這一新話語,是對“小泉型”鄰國外交的巧妙勸阻和具有舒適度的牽制。對此,敏感的日本媒體也有所察覺。

  其三是靖國神社問題國際化,日本亞洲外交欠債多,這在小泉此次告別之旅中是如影隨形的。

  小泉訪問渥太華期間,加拿大反戰團體向溫哥華日本領事館遞交了一封給小泉首相的公開信,指出小泉參拜靖國神社損害東亞鄰國的和平友好關係。小泉抵達美國當天,《時代》週刊發表了題為《小泉來訪:日本民族主義對布什的亞洲日程》的報導,文中說,日本在參拜問題上的態度,不但削弱了其自身的可信度,進而還削弱了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繼去年十一月在日本京都會談後,布什在此次首腦會談中再次問及日中關係。去年,小泉曾為自己辯解說,只有中國和韓國批判參拜問題。現在看來,就連日本最信賴的美國輿論也在靖國神社問題上對小泉表示不滿,由此可知靖國神社問題國際化的廣度和深度。

  文章總結說,小泉後任的日本領導人,不僅要繼承小泉對美外交的“贏利”,還要承擔小泉亞洲外交的“債務”。重要的是,欠債總是要還的。


    相關專題: 中日論衡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