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頌德:利用港優勢 推動內地科技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11 18:25:35  


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馬頌德今天介紹中國高技術的發展,並指出香港能助大陸的高科技發展更上一層樓。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香港7月11日電(記者 潘凱儀)國家科學技術部副部長馬頌德今天於香港中文大學舉行講座,講解中國高技術發展及“863計劃”的概況。他表示,中國的高技術發展現正處於快速增長期,但仍然有很多有待進步的空間,期望香港能與內地加強合作,令中國的科技能具有更完善的發展。

  馬頌德這次訪港,應邀出任中大工程學院榮譽教授。他今天於中大主講題為“中國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概況”的講座。馬頌德介紹國家最大的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的最新情況,指這個由1986年開始的科技計劃,至今已取得很大的成果。馬頌德介紹了六大領域內,包括信息技術、生物與現代農業、自動化與現代製造業、資源與環境、新材料及能源技術的最新發展。

  馬頌德介紹,在生物領域上,直至“十五”計劃中,共有206種藥物正在研究,109已進入臨床測試,45種可以正式推出市場,比較“九五”計劃,共增加了約3倍以上。另外,在SARS、禽流感、艾滋病等重大傳染病的防治也有突破性的發展,已有一批新的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在農作物新品種中,當局早已獲得一批抗旱水作物的新品種,以及研發出新優質“中健2號”的香稻和2種雙價轉基因抗蟲棉,均有助農業的發展。

  馬頌德指出,雖然中國的高技術發展日漸成熟,但仍存在不少問題,包括“創新”(Innovation)、“綜合”(Integration)、“合作”(Cooperation)三方面,中國現時其有很強的跟踪仿造能力,但“原始性創新”的科技卻很少,例如航天科技都多是參考外國已有的科技同時知識產權的紛爭日益頻繁;再者現時綜合集成國內外已有的資源差,很少國內有規模的企業能把研發成功的科技綜合發展,因此開發周期亦很長;國內現時也難以形成知識產權保護條件下的“產學研”戰略合作,因而效率很低。

  在這三方面,內地與香港有互補的作用,香港的大學多有創新的科技成果,同時也能培養有能力集成國內外資源的人才,同時,香港有大企業可以綜合研究,因此,香港能與內地合作,建立規範的合作模式,發揮香港人才與國際化的優勢,互利互惠,以滿足內地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加強國內的高技術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