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濟日報:綁架永續會 將斷絕台灣的命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8 10:06:45  


  中評社香港7月28日電/台灣經濟日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在立法會席次宛若小貓,卻在會場投射出巨虎一般身影的台聯厲聲恫嚇將全面開戰的威脅之下,擾攘數月的“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終於要告別台灣了。

  數月來,從朝野各方抱持高度期望,到與會代表意興闌珊,乃至走到目前被台聯代表怒斥將變成一場騙局;經續會如今甚至比不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恐將使始作俑者的蘇貞昌弄巧成拙,做繭自縛,最後反而被“台獨”與環保的基本教義派綁架,弄得兩岸政策與產業發展兩皆受困。若台灣經濟更因而龍困淺水,有志難伸,繼續坐困愁城,永遠讓人民受苦,才真正事大。

  社論指出,這個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經續會,尚未開完,已可論定。一邊由於泛藍政黨不願“為這個不公不正的政府背書”,而全面加以抵制;因此原本期望透過代表全民的民意共商經濟大計的會議,一開始就去掉了半邊天,頂多只能代表一半的人民做一半的主。最後不管得到什麼所謂“全體共同意見”,都當不得真。 

  另外一邊則是民進黨政權自我掣肘。分組會議方如火如荼地進行,陳水扁即從會場外大聲宣布,兩岸經貿進一步開放,不利於投資台灣,可能導致產業空洞化、失業惡化。大會開幕日,陳水扁又在會場中重申“投資台灣、投資台灣優先”。於是做為今日台灣經濟發展主軸的兩岸政策尚未做出“共同意見”,先被劈頭澆下一盆冷水。 

  然而就在那踴躍與會的另一半人民的代表中,有組織、有目標、有決心的台聯大軍,從頭到尾,積極參與每一場相關會議,不放過任何一個杯葛抵制的機會,刁斗森嚴,嚴陣以待,絕不許兩岸開放政策越雷池一步。面對其餘由學者專家、社運人士、環保團體所構成的散兵游勇,不費吹灰之力,他們早已贏得最後勝利。 

  社論指出,但當“台獨”基本教義派贏了,掌握台灣最高權力的陳水扁定調了,台灣經濟真能發展下去嗎?投資台灣、投資台灣優先真能有效落實嗎?

  當政府高層口沫橫飛地宣稱,台灣要向全球開放,不能只對大陸開放時,他們的真義其實是:台灣不能對全球任何國家封閉,唯獨要對大陸封閉。不論他們舉出台灣相對於他國對大陸投資的比重高出多少,台灣出口對大陸的依賴度達到多高,他們都不能推翻一個事實:不准客貨直航、不准企業投資超過淨值40%、不准金融業前往設立分行、不准觀光客直接來台,都僅針對大陸,不適用其他國家。

  果真有氣魄、有膽識,如此忌憚與大陸的經貿往來,“台獨”基本教義派與民進黨政府大可壯士斷腕,徹底封閉兩岸的經貿互動,完全不准人民往來、企業投資、海空航運。只是即使白癡也知道,那樣做台灣經濟將立時崩潰,成長率一瀉千里,人民苦不堪言,企業走投無路。只好拖拖拉拉,睜隻眼、閉隻眼,掩耳盜鈴,飲鴆止渴;因為台灣經濟對大陸而言,仍擁有絕對優勢;因為欠缺人才、技術的對岸,必須以廉價勞工為台灣上游企業做代工,換取外匯、累積經驗,一如40年前的台灣;因為大陸近10億的廉價勞工構成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廠,13億人口構成台灣夢寐以求的遼闊腹地,10%上下的成長率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發展動力來源。

  然而掩耳盜鈴、半推半就、忸怩作態、披戴著鐐銬往前衝,就能去掉一切災禍,只留下好吃營養有益的部分,讓台灣得以大事投資、台灣經濟永續發展?黃口孺子亦當知此邏輯不通。事實上正是因為不願讓企業自由決定如何投資,所以外國投資者不來,島內投資者必須繞道香港逃出政府的桎梏。正因為資金只准進不准出,所以即使本該回流的資金,也寧可滯留海外。正因為客貨運往來不便,使原本中意台灣的地理位置、產業優勢、人才法規而打算來此設立營運中心、運籌中心、研發中心的島內外企業,裹足不前,忍痛割捨台灣。正因為台灣斷絕了經濟發展、技術進步、人才薈萃的源頭活水,所以台灣領先對岸的優勢正一天天消失,被迎頭趕上的夢魘,正一步步成真。

  社論總結說,因此,堅決不對大陸開放的“台獨”基本教義派與民進黨政權,正是台灣經濟不能永續發展、甚至不許繼續發展的劊子手。如果被綁架的永續發展會議,最後不敢正視此一事實,不能做出正確的共同意見,反而成為斷絕台灣命脈的幫凶:那麼經續會就是一場騙局。只是,誰在乎呢?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