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6日電/香港文匯報今日發表社評說,今宵中秋月,九載最大最清澈。今年的香港經濟,也呈現回歸九年來最興旺的景象。與此同時,今年的中秋節,還是首次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的第一個中秋節。「月亮最大」、「經濟最旺」和「首列保護」聯袂而至,可謂「三喜臨門」。香港薈萃中西文化,應從文化戰略的高度,打造自己的中秋黃金周,吸引海內外華人和遊客,到香港體驗中西文化結合的中秋節,既有利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又可以增強本港旅遊業競爭力,一舉雙得。
社評說,今年中秋佳節與十一黃金周相遇,美中不足的是,由於黃金周效應正逐步減弱,到港旅客人數減少,未能有更多旅客欣賞香港中秋節豐富多彩的活動。實際上,為慶祝「2006精彩香港旅遊年」,今年中秋節期間舉行的活動特別豐富。香港多處賞月熱點,均舉行規模盛大的中秋綵燈會,還有大型舞台演出、傳統劇技、猜燈謎、攤位遊戲等精彩節目。連續三天的大坑舞火龍活動,堪稱馳譽世界。「美食之最在香港」活動,亦配合中秋佳節同期舉行,多姿多彩的「海鮮節」、「名廚烹飪班」、「美食區嘉年華」和「地道美食街推介」,讓市民和遊客大快朵頤,盡顯「美食天堂」魅力。多個蜚聲國際的中外藝術團體來港獻藝,天籟美聲配妙曼舞姿,與嫦娥仙凡相對,演繹中西合璧的香江藝壇。香港迪士尼樂園推出首個迪士尼怪誕節,呈獻千奇百怪的表演。海洋公園則推出「2006海洋公園十月全城哈囉喂」,展現歷來最豐富、驚嚇指數最高的節目。香港中西文化結合的中秋節,在全球華人社會可謂精彩紛呈、獨領風騷。
社評指出,今年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列入中秋節等七大傳統節日,要求有關部門採取措施對傳統節日給予保護。這對於發揚和強化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價值,有著特殊的意義。本港一些政協委員先後三次提案,提議增設中秋等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期,認為事關青少年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千秋大業,是扶持中華民俗文化的基礎工程,是增強海內外炎黃子孫民族凝聚力的必要安排,是有利於將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向聯合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舉措。有關建議受到海內外廣泛重視,有關部門正抓緊統籌研究。如果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納入國家的法定假日中,現在的黃金周所暴露的一些缺陷,亦可得到調整和彌補。
未來的競爭,也包括文化實力的競爭,香港要運用自己的文化、價值吸引世界各國人民,取得國際的認同。社評認為,特區政府和旅遊當局,應從文化戰略的高度,充分挖掘香港中西合璧的中秋節所蘊藏的巨大文化價值,並將之轉化為市場和經濟價值。在內地黃金周效應減弱的情況下,香港可將傳統節日注入現代元素,經營香江明月,輝耀文化中秋。當局在今年中秋節活動的基礎上,應進一步發掘中秋節承載的傳統文化價值,為每一個活動注入更豐富的現代創意,使之系統化,打造香港獨特的中秋黃金周。同時,加強向海內外宣傳和推廣,以吸引兩岸同胞和海外五千萬華僑華人以及各國遊客,到香港體驗中西文化交相輝映的中秋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