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鄧小平的市場經濟思想從何而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2 11:53:31  


  
  ●在邊區推行激勵機制

  上世紀40年代初的邊區除了打仗,要面對的困難還有本地農業經濟的凋敝和日本侵略軍的頻繁掃蕩和“經濟封鎖政策”。鄧小平所在地區的境遇似乎更糟糕:1942年和1943年,太行區發生了嚴重旱災,農業收成只有常年的二三成,1943年接連又發生了蝗災。

  在1940年前,太行區對敵佔區的貿易採取的是“經濟絕交”的辦法,甚至規定賣東西給敵佔區就是“資敵”。這時候,“開始注意經濟問題”的鄧小平採取了一系列不同尋常的做法。

  1941年6月,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聯合辦事處和邊區政府先後頒佈了《貿易暫行條令》、《徵收出入境稅條例》和《特種出口貿易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法令,不僅對內提倡“貿易自由”,給予老百姓生產、經營、銷售、定價的自由權,並健全稅收和貿易組織,派出幹部團結一批商人,並在當時極其複雜的戰爭條件下,安排了平漢路東西兩側和太行、太岳、白晉路兩側的物資交流,用核桃、桃仁、花椒、皮毛等農副土特產品從敵佔區市場上換回需要的棉布、藥品、紙張、墨水等工業品。

  這時候的太行區所實施的大生產運動處處都洋溢著激勵機制。當很多邊區大生產運動積極分子會被極“左”思想扣上“搞資本主義”、“富農思想”帽子時,鄧小平卻提出制定“獎勤罰懶”制度的建議。他說:“懶惰、生產不好的單位必須自己吃苦。”他把給予個人生產模範和勞動英雄的獎金額竟然提高到了200元到300元,那時候,上到師長劉伯承下到普通士兵的每月津貼只是1.5元到3元。

  在“獎勤罰懶”思想的指導下,1944年4月1日,八路軍參謀長滕代遠、副參謀長楊立三很快公佈了在邊區頓時名聲大震的《滕楊方案》(滕代遠、楊立三手訂總部伙食單位生產節約的方案)。該方案極為大膽地規定了參加集體生產和節約所得以“二八分紅”(即公八私二)的分配原則:個人利用業餘時間從事手工業生產的,70%歸己;個人採集野菜,飼養雞、兔、蠶、蜂等,“全歸自得”。

  太行區的市場通達和物價穩定多次受到毛澤東和黨中央的稱讚。1943年後的太行區克服了災荒影響,“且有部分出品,如布匹、毛巾等棉織物和紙張,能夠往外運銷”,而“物價之低,在很長一個時候,為他區所不及”。全國解放前夕建立中國人民銀行時,太行區冀南銀行鈔票與晉察冀邊區貨幣比值為1∶10,與晉綏幣的比值為1∶2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