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1電/台灣退休資深外交官陸以正今天在中國時報撰文稱,這五年多來,大陸領導人胡錦濤已大致走遍了世界上稍有實力的國家,「滄海遺珠」可謂寥寥可數。胡錦濤縱橫世界,推動「大國外交」,至少在四方面收穫豐碩。
首先,清楚地向世界各國顯示,中國縱然在某些方面仍不如歐美,就綜合國力而言,卻已是可與美國分庭抗禮的頭等強國了,它的經濟實力尤其不容小覷。美國抱怨中國與他國只談生意,不在乎對方是否維護民主人權,不知這正是中國受歡迎的原因。像沙烏地那樣的君主集權國家,聽膩了美國的說教,對胡錦濤重提周恩來五十年前在萬隆會議主張的「不干涉他國內政」口號,而且自認「中國仍是發展中(developing)國家」,不以發達(developed)國家自居,感覺特別順耳,自然願意多賣點石油給不在乎價格的大財主了。
其次,達成多種外交目標。為何胡錦濤訪問任何國家,所簽署的聯合公報中必定有該國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一語?原因是大陸加入WTO到明年恰滿五年,屆時能否升格成為完全會員,有賴於世貿組織對它貿易自由程度的認定,因此這句話成為中國目前對外交涉的重點。但更要緊的是,大陸一向希望成為聯合國裏過半數國家非正式的領袖。過去受限於意識形態,未能如願;如今以脫胎換骨姿態出現,正好利用全球的「中國熱」,在多邊糾紛乃至聯合國裏從改造安理會到提名下屆秘書長人選等重要議題上,取得一言九鼎,舉足輕重的地位。
再次,挾其世界第一的外匯存底,在資源爭奪戰中搶居優勢地位;尤以石油、天然氣、戰略金屬、高科技儀器設備等為主,甚至連穀類、大豆都不放棄。而美國國內保護主義抬頭,不但去年不肯把Unocal油公司賣給大陸國營的CNOOC;今年又以國家安全為詞,遲遲不肯批准中東的世界港務公司(Dubai Ports World)承包美國六個港口的管理業務。兩者相較,倒好像中國才真在奉行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美國反而成了阻礙經濟自由的禍首了。
最後,中國絕口不談軍事國防,但胡錦濤屢次出訪都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美國嘴上不說,卻處心積慮地經營大陸以南的印度與以西的中亞各國,想圍堵中國;胡錦濤知道目前難在「軟力量」上與美國對抗,但到外面交朋友總可以吧。從墨西哥到巴西,從尼日利亞到敘利亞,中國和它們豈但以「戰略夥伴」相稱,還是「患難兄弟」,這些外交辭令只要聽者接受就達目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