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外交部秘密檔案公開 炮轟金門但避與美交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1 10:51:11  


解放軍1958年炮轟金門情況。
外交部昨公開的1956至1960年形成的部分秘密檔案。
  中評社香港5月11日電/1960年蘇聯撤走援華專家時,毛澤東在與赫魯曉夫的談話中對專家有怎樣的評價?1958年解放軍奉命炮轟金門馬祖後,中美大使級會談如何艱難進行?周恩來就這一問題有怎樣的批示?1956年波匈事件後,中國駐兩國使館第一時間反饋的事件經過是怎樣的?……包括各類請示、報告、談話記錄及照會等外交文書在內的一批珍貴外交檔案昨日起首次向公眾開放。 

  重慶晨報報道,本批開放檔案內容主要涉及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中國在雙邊和多邊外交領域的有關原則立場、對外交流交往情況。

  外交部自2004年1月開始嚮公眾陸續開放經解密的外交檔案,首批開放的是1949-1955年形成的檔案。據外交部檔案館館長廉正保透露,1961-1965年的外交檔案爭取在兩年內解密並開放。檔案其中一大看點:蘇聯撤走援華專家。

  1960年,蘇聯撤走在華專家,是中蘇關系惡化的一件大事。這批開放檔案里有不少材料涉及這方面內容。比如,在毛主席與赫魯曉夫就蘇聯專家的談話記錄里,毛主席對赫魯曉夫講,“蘇聯專家絕大部分人都是很好的同志,使人不滿的是極少數,蘇聯專家把中國的事業看成是自己的事業,工作十分熱情,並且做了不少義務勞動。有些人不只工作八個小時,而是十個小時。”在國務院關於送別返國蘇聯專家的注意事項通知裡還提出,在同專家接觸中,應該強調專家為我國建設做出的貢獻,強調中蘇兩國的友誼和團結,並對專家表示感謝。各部門、各地區、各專家所在的基層單位,都應當分別為專家舉辦送別宴會。廉館長說,這些材料都具有比較高的史料價值。記者在“蘇聯撤退在華專家卷”檔案袋上看到了“絕密”二字。

  香港《文匯報》報道,外交部1956至1960年的檔案中,另一看點是有關解放軍炮擊金門與台海危機的檔案尤引人關注。媒體查閱1960年6月17日「外交部就向蘇聯方面通報我炮擊金門事給蘇聯使館電文」時看到,中央決定在6月17日和19日兩個單日照慣例炮擊金門。電文說:「我們將集中炮轟金門海灘以免殺傷,同時避免同美國武裝力量接觸。」 

  材料顯示,當年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致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的信中寫道,「世界這一個地區的緊張局勢的主要和經常的根源在於美國」,中方隨後建議將其中的「主要和經常的」改為「唯一的」或「真正的」。 

  1958年8月23日起,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炮擊金門和馬祖,美國隨後派軍艦在台海游弋,由此引發台海危機。檔案顯示,中美大使級會談從第80次開始主要圍繞這一問題。而周恩來總理親筆批示:「中國解放台灣是內戰,美國杜魯門總統承認了的……沿海島嶼從來就屬於中國,世界一切正義人士都承認了的,只是杜勒斯不承認……中國人民有權解放自己的領土,聯合國無權干涉中國的內政」。 

  據悉,本批開放檔案共有25,651件,366,551頁,文件種類主要是外交部各類請示、報告、談話記錄、來往電報以及照會、備忘錄等外交文書。外交部檔案館館長廉正保透露,開放的檔案只佔外交部1956-1960年全部檔案約60%。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