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 
當前台灣政局走向與兩岸關係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22 18:33:32  



  選舉結果揭曉,民進黨大幅受挫。今年元旦,陳水扁發表談話果然大膽刺激北京,他一再強調,「台灣是我們的國家,土地面積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台灣的國家主權屬於兩千三百萬人民,並不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的前途只有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才有權決定。」中共對台所謂的「軟硬兩手」策略,「軟」的是假,「硬」的才是真,繼一九四九年所謂「消滅」中華民國之後,中共最終要併吞台灣的企圖從未改變。未來民進黨政府將採取「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兩岸經貿政策的新思維與新作為。同時,陳水扁並期許民間版「台灣新憲法」草案在今年二OO六年能夠誕生。他並表示,如果台灣社會條件夠成熟,二OO七年舉辦「新憲公投」,誰說不可能?

  緊接著,在一月七日陳水扁再度嚴正表明,在其主政六年期間,「最大徹悟就是中國說來說去都是『政治』,無論送熊貓或給予優惠開放措施都是政治。台灣如還過度向中國傾斜,就是一種「慢性自殺」。 他強調,元旦談話提出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新兩岸方針,絕對是正確調整,政府接下來就會貫徹執行,「未來內閣由院長、副院長、部會首長以至相關部會官員,如不能接受此一理念,不能執行這項工作,就不可能來擔任政府工作。」看來陳水扁真的是下了決心,要和北京當局採取強硬的對抗措施,即使撕破臉也在所不惜。

  其實,大家都同意,在兩岸關係上有幾個主要變數,一是美國、日本等國際影響;二是中共的內政及其對台政策;三是台灣本身的內政發展。如今看來,中美有意共管台獨,大陸對台政策底線已經明確劃出,大陸成長的勢頭短期內並無反轉的跡象,所以如今台灣內政的變化反而成了主要的變數。當前,在政治上,台北當局似乎有意挑戰中共的政策底線,逼近大陸所劃出的紅線區;在經濟上,台北要重返戒急用忍政策。不過這些初步看法都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其中之一是未來的行政院長人選,其二是民進黨的主席改選結果,其三是泛藍陣營是否分裂,其四是台灣朝野是否能夠組織聯合政府。這些都是觀察重點。

  稍早,台灣政壇傳出陳水扁有意邀請王金平組閣,此事並非空穴來風,一度也還是不錯的選擇。據了解,即使王金平同意出面組閣,陳水扁也並未同意釋出內閣部會首長的任命權,但兩人在推動三通及九二共識解套方面並非沒有討論過。組閣後,王金平或曾考慮過以隱晦的方式表示,其個人接受或並不反對九二共識,(陳水扁自然會含混的表示不同意王的個人意見),然後就務實的開始推動三通工作。王自認為他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而且中共方面不至於讓其過分難堪。

  當然,大家都知道陳水扁的算盤是裂解泛藍,打擊馬英九,但多數台灣民眾及國際社會其實對台灣政黨藍綠之爭並無興趣,兩岸是否能夠降低緊張,雙方能否恢復對話,三通何時能夠實現這才是大家關切重點。王金平既有本土力量的支持或牽制,他在兩岸關係上應該不會走得太快、太遠,從而違背了美國、日本利益,而其組閣施政重點若在推動三通,替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解套,大家恐怕都會樂觀其成。至於中共方面,促成兩岸三通原本屬於戰略層面的思考,北京斷不會因為洞悉陳水扁的目的在於分裂泛藍,或為了馬英九個人的未來而對接受三通有所遲疑。

  在陳水扁發表元旦談話之後,台灣媒体多認為王金平組閣一事已成過去,扁王互信破局,王金平給陳水扁耍了,而總統府也在一月三日正式否認曾有此意。不過,據圈內人說,事情現在可能還只是開始而非結束,未來還有連場好戲,雖說變數仍然存在,但王金平組閣的可能仍未完全排除。如果王金平組閣一事成為過去,除了有意、而且還在爭取續任的謝長廷之外,蘇貞昌大概成了陳水扁唯一的閣魁人選,不過這一切恐怕還是要等到一月十五日民進黨主席改選之後,過完農曆春節才會定案。

  談到民進黨主席的選舉,當前三位候選人都對正名、制憲、公投表達過積極的看法,如果落實,兩岸關係真的很難善了,但不知這只是當前的競選語言,或是彼等真會說到做到,還好他們只是在競選黨職,如果是政府職務那就更令人擔心。翁金珠是林義雄的代表,游錫堃根本就是陳水扁的影子,蔡同榮則是特立獨行。如果游能贏得勝利,陳或許還能替王擺平民進黨內的反彈,擺平黨內不滿聲浪,因為陳可以透過游來控制黨機器。如果翁竟勝出,這意味著陳的跛鴨困境將難翻轉,其領導權威將會進一步受到挑戰。如果蔡同榮獲勝,他恐怕會在兩岸關係上惹出不少讓人頭痛的問題。

  至於泛藍分裂問題,重點還是在王金平是否被陳所誘拐,帶人帶槍離去,這就是最近台北各界討論大聯合政府及聯合內閣的關鍵了。大聯合是指的朝野聯合,也就是國民黨的王金平和民進黨、親民黨、台聯及無盟合作,而聯合內閣則是指的由單純的泛藍聯合組織內閣,也就是回到憲法的雙首長制。陳水扁等人要的是前者,馬英九堅持的是後者。心思細密的人由此可以看出其中蹊蹺。陳水扁的一番權力佈局搞得國民黨和馬英九成了主要的受害者,難怪馬英九要以先談原則、政策,再談人事,堅持用黨對黨談判,黨進黨出來加以回應,表示要走的人得自行承擔一切後果,大不了國民黨就做單純的反對黨。

  兩岸關係可能發展

  兩岸未來其實隱憂不少,台灣方面民進黨新任主席對兩岸關係的態度和政策是一個問號,如果說民進黨主席主要是選舉機器,對決策影響有限,大家或許可以稍微釋懷,但陳水扁在2007年要大搞公投修憲一事還是讓人擔心。雖然依法成案通過的可能性不大,但既然陳的目的不在解決問題,而是要製造問題,那麼今後一年必然會有大幅的政治動作。兩岸出事可能不大,但雙方總會口頭隔空交火,台灣朝野也會為此付出重大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成本。真不知陳水扁這是所為何來。難道真是一個爽字了得?

  展望2006年的兩岸關係,中共可望堅守一個中國、九二共識的政策底線,根據《反分裂國家法》的精神,持續對民進黨政府施壓,以迫使台灣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上桌談判。另外,北京也會根據與台灣在野政黨領袖所達成的共識,善用柔性攻勢,軟的更軟,只要中共可以單方面為之,對有助於防獨促統戰略目標的事,北京都會逐一展開。中共可望廣邀新當選的泛藍縣市長及民意代表訪問中國大陸。當然,台北不會隨著中共政策起舞迨可斷言,陳水扁等人對中國的憎恨溢於言表,兩岸關係在未來的兩年裡維持緊張確有可能,不過陳水扁的目的主要是在製造議題,因此他也不致於真敢把兩岸關係搞到不可收拾,在民意及現實經濟的壓力之下,民進黨政府在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帽子下,採取適度的調和政策恐怕還是無法避免。如果陳水扁有意以激化兩岸關係來避免跛鴨效應,中共將不會直接有所回應,北京將會堅持四個決不,並且透過美國對台施壓。

  目前已可看出美國對陳水扁的元旦談話是有疑慮,美方駐台人員也正密切關切民進黨主席改選結果及參選人在競選時有關支持公投、修憲、正名的談話。美國固然希望一個偏獨,但又不敢宣佈獨立,願意配合美國政策,平衡中國威脅的台灣領導人,但如果台灣官方有意增加兩岸緊張,破壞美國所界定的兩岸現狀,華府還是會不時耳提面命一番。此一標準同樣適用於馬英九,所以即使泛藍可能贏得2008大選,當前當務之急還是要取得美國理解,保証即使是在小馬哥上台以後,兩岸關係也不會太好,兩岸不會走得太近,否則難保美國不會另有動作。

  看完了陳水扁的元旦講話,恐怕還是有些人會擊掌叫好,但更多的人大概得口吐白沫。兩岸政治關係持續收縮、僵局無解似為眾論。此時閃過筆者心頭的是,一位重量級民進黨民意代表的談話,他說陳水扁真是個壞坯子,他得勢的時候整人,失勢的時候害人,心中想的全都是壞點子。或許真是「天做孽猶可違,自做孽不可活」,有陳水扁這樣偉大的總統,台灣真不需要大陸這樣的敵人,台灣就快把自己給玩完了。既然陳水扁心有定見,堅持要向不可能挑戰,大概台灣該走的人才和資金會走得更快、更遠。這又讓人不禁想到毛澤東當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它去吧」的說法,不然還能怎樣?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6年2月號,總第98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