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婚紗反攻大陸 迷瘋上海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25 16:20:19  


  中評社香港11月25日電/一群男男女女圍在大馬路邊,睜大雙眼、目不轉睛地齊往玻璃櫥窗內瞧,這可不是店內鬧事群眾圍觀,眾人是想瞭解,台灣化妝師與攝影師究竟如何變把戲,將新娘子變成美麗仙女。 

  中國時報報道,場景發生於十三年前,一九九三年台灣婚紗業者“維納斯”進軍上海,一夕間將上海影樓全打回解放前。當時就有說,影響中國人生活的大事有兩件,一是鄧小平遊深圳宣示改革開放絕不退縮,另一恐怕就是“台灣婚紗”反攻大陸,讓中國人對“美”的定義,徹徹底底被轉變了。 
 
  九三年開業 輕鬆攻占上海 

  九○年代上海婚紗是何種景況?想想六、七○年代台灣標準結婚照,梳著油亮西裝頭、一身筆挺西裝的新郎,穿著制式結婚禮服的新娘,兩人雙眼遙視遠方還露出淺淺微笑的結婚照,沒錯,當西式婚紗在八○年代台灣大行其道時,中國最富裕最時尚的上海,還處於婚紗的“初級階段”。 

  台灣婚紗在中國大陸改寫了國營影樓經營形態,也重寫結婚新人對“美”的看法。一九九二年曾赴大陸各大城市考察的芝麻開門攝影師陳天浩,迄今猶難忘當年大陸國營影樓的拍攝環境。“影樓內結婚禮服只有一種款式,禮服背後是開敞式的,不論胖瘦大小,反正禮服一穿把後頭繩結一拉緊,就穿上了!”陳天浩笑著回憶指出,“拍一組結婚照二十至八十元人民幣,一組新人一個半小時搞定,完全沒有技術、美感!” 

  挑婚紗、出外景 迷瘋上海人 

  台灣婚紗進軍大陸方式十分簡單,在櫥窗內直接化妝給民眾看,結果上海人全瘋掉了,原來拍婚紗有新娘化妝、挑選禮服這檔子事,此外,業者還引進“出外景”絕活,實景拍攝、拋棄原先的道具背景。 

  上海國營影樓原先是不出外景的,畢竟租車、找點、耗時等都是成本,台灣婚紗業則直接將成功經驗複製到大陸,頓時,出外景成為留下結婚美麗倩影的標準配備,打得傳統影樓全無招架之力,況台灣婚紗店拍一百多張,再讓新人挑選,絕非傳統影樓的三張作紀念。 

  當年在台灣有“老師”之稱的陳天浩,在上海引進“全白光”技術,不管你是麻臉花子,白光一打,出來的照片皮膚全是“幼綿綿、白拋拋!”上海市民能否接受?單看婚紗定價即可瞭解。陳天浩指出,當時婚紗店一開張為測試市場行情,拍一組婚紗原訂價二百元人民幣,後因生意太好再調高至五百元人民幣,依舊門庭若市,拍外景跑到腿軟、化妝化到手軟。 

  台灣婚紗業進入大陸,除改變傳統結婚習慣外,還創造出“婚禮經濟”這塊賺錢新領域。隨著上海民眾所得提高,婚紗逐漸加入更多生意經,例如:客製化禮服、婚禮規畫、宴席安排、乃至數年後的兒童拍照等。 

  俗話說: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三文錢。十年風光在二○○二年後開始遭遇挑戰,大陸婚紗業者學會經營訣竅與技術後,台灣婚紗業者只好增加服務範圍,像是上海家庭在子女結婚時,習慣訂作禮服作為結婚紀念,客製化禮服的出現帶動鄰近蘇州成為中國婚紗禮服重鎮。 

  原本單調的婚紗照片簿,現必須再加上二位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原本在自家附近餐館訂桌擺喜宴傳統,轉為到大酒店、大餐廳,婚禮進行時如何規畫“節目”以免冷場,這些新興結婚活動背後,全都有台灣人的腦力運作。 

  領頭羊遇挑戰 點子也升級 

  作為領頭羊的台灣婚紗業者,挑戰只會越來越大。近來流行的“兒童照”即是本地業者掌握消費者愛子心態,成功推出的當紅新產品,而許多外國婚紗業者也積極搶進市場。以韓國婚紗業為例,強調鮮活人物的創新打光與攝影技巧,超寫實主義拍攝技術看在陳天浩眼裡,“人物簡直可以從照片中跳出來!”每一樣對台灣婚紗業來說,都是不可忽視的新挑戰。 

  若說人對美的感受與定義,是不斷更新升級的過程,台灣婚紗業者已成功在中國扮演啟蒙者角色,“美”是抽象、主觀的,在任何社會裡,很難找到一種外來事物能徹底顛覆既有價值判斷,但台灣婚紗業者在中國大陸,卻做到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