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迎來全新的金融投資時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7 07:00:47  


  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股市風生水起,走勢强勁。如果與去年6月6日創下的最低點位998.23點相比,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上證綜指已經暴漲665.86點,昇幅高達66.70%。當然,從來沒有祗漲不跌的市場。但無論如何,股市在歷經5年熊市之後的重新活躍,可以看作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的金融投資時代正在拉開大幕。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稱,儘管從當前的股市表現來看,短綫調整隨時可能出現。但這幷不妨礙我們從更加宏觀的層面和金融體系整體轉型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全新金融投資時代的即將來臨:

  首先,股市的制度重塑接近完成,全新的市場格局正在奠定。

  隨著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順利推進,股市的最大制度毒瘤正在被徹底清除;過去數年醜聞迭出的證券公司,其市場化重組也已基本完成,綜合治理初見成效;引入QFII後的“鮎魚效應”也開始彰顯,機構投資者規模激增,市場活力持續增强;過去5年宏觀經濟的持續向好,催生了新一代個人投資者的快速成長,他們有比較健全的投資思維,接受過比較良好的市場化導向的教育。

  這些因素都表明,市場已經運行在一個全新的基礎之上,被壓抑數年的金融投資需求在此基礎上正在全面激發。
其次,國有銀行改革基本完成,金融資産的配置將更趨有效。

  過去3年來,國有銀行系統的改革急流勇進,大刀闊斧。在“外匯注資—股份改造—引入境外投資—公開上市”四步走的指導思路下,截至今時,建設銀行已經成功登陸香港市場,中國銀行也將很快迎來公開上市。按照預期中的時間表,工商銀行也將在下半年登陸資本市場。這將有助於脫胎于“官僚體系”的中國國有商業銀行在强大的資本市場外部監督下實現真正的市場化運作,更加有效地配置金融資源。此外,農業銀行也在探索可能的改革模式。

  如此,則在銀行業金融機構全部近40萬億元資産總額中佔去逾半壁江山的四大國有銀行,其資産配置的日益市場化,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金融資産的配置格局,幷以此推進金融市場向更具效率的方向演變。

  第三,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金融産品創新日益蜂起。

  在銀行體系改革、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利率加速市場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等因素的相互激發之下,金融産品創新的動能在加速累積。在今後數年中,新上市的金融産品的品種將急劇增多,推出頻率將急劇加快,尤其是利率衍生産品及匯率衍生産品。當然,基於股票及股票指數的金融衍生品也將迎來它的黃金時代。

  通過這些創新金融産品之間的相互勾連,在未來不長的時間內,股市、債市、期市、匯市甚至房市之間的割裂情形將日漸彌合,金融市場的整體性、有效性、聯動性將大大增强,投資産品的不斷豐富也將有利於提高市場的活躍度及交易便利度。對此,籌備中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可以看作一個强有力的現實表徵。

  最後,大國貨幣崛起初露端倪,人民幣逐步走向完全可兌換利在長遠。

  自從去年7月21日人民幣兌美元一次性小幅調昇,幷擺脫單一釘住美元狀態轉爲釘住一籃子貨幣後,至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首度“破8”,人民幣作爲新興的大國貨幣,其崛起態勢已經端倪初露。

  衆所週知,作爲一個無需闡述的事實,一個强大的國家必須擁有强大的貨幣,一個正在走向强大的國家也必須擁有正在走向强大的貨幣。中國要在本世紀中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人民幣的和平崛起也必將伴隨這一過程。

  也就是說,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日益完善、市場作用的日益增强,一個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將有助於中國在本世紀中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當然,上述過程也幷非全無問題。比如,我們注意到,在最近一輪波瀾壯闊的金融體系改革中,民間資本的介入幷不充分,這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有可能影響金融體系市場化改革的最終效果。

  文章最後指出,無論如何,趨勢已經很明顯。即在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中,中國傳統的以國有銀行爲主體的金融體系將逐步完成其自身的改造昇級,一個以資本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爲主體的現代金融體系將迅速誕生。這同時也意味著,伴隨著實體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中國將迎來一個真正的金融爆發時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