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世界盃中的政治版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6 12:07:51  


  中評社香港6月16日電/澳門日報今日刊登社論說,又是一個四年的輪迴。大力神盃,寧有主乎?為了這個答案,卅二個國家的球迷與球員赴德論劍;為了這個答案,全球約有卅二億人到現場觀看比賽或收看電視轉播,約佔世界人口的一半。 

  這是一場為期一個月、全民參與的大派對,講究的是愛者有份,絕不謝客。在這一個月裏,世界政壇的慣性軌跡將突然停頓,哪怕是被列強標籤為“無賴”的國家,也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加入這場狂歡。 

  韓國政府有關部門六月十一日表示,應朝方要求,並與國際足聯和世界盃賽電視轉播商磋商後,韓方決定通過衛星向朝鮮轉播世界盃賽況,包括開幕式和閉幕式。朝鮮央視沒有為錄影配解說或字幕,只播出現場畫面,觀眾的歡呼聲非常清晰。朝鮮人民在沉默的旁白裏與時俱進——改革已經啟動,前路依舊艱難。這裏,世界盃是指南針。 

  社論說,伊朗總統內賈德也適時揷進一腳。他表示,如果伊朗隊能在決賽中打入第二輪,他會盡一切努力前去德國助威。歐盟國家外長會議要想通過針對伊朗高官的旅行禁令,至少需要六個月。

  顯然德國已經來不及了。對於內賈德來說,伊朗隊戰果如何並不重要,只要他能夠出現在觀眾席上,政治目的就達到了。他需要的就是主動出擊,不斷出擊,讓對手手忙腳亂,尷尬難堪。有報道說,內賈德正在構思第二封公開信。至於收信人是敎皇還是國際足聯主席,那就誰也說不準了。這裏,世界盃頓然“攪攪震”。

  社論指出,在這一個月的停頓裏,歐洲列強們也會有新玩法。德國希望藉地主之利,重振昔日聲威。雖然首場比賽大勝,但觀察家們直言,德國足球目前的水準,與昔日鼎盛時期已有較大差距,這與德甲聯賽的衰退有直接關係。俱樂部經理們保守的經營思路,與德國民眾安於現狀及德國政府不思進取的保守心態相映成趣。 

  法國指望老邁的施丹能為他們再塑輝煌。可惜首場比賽就踢出了世界盃開賽以來場面最難看的一場球。英超賽場上生龍活虎的亨利,一回到國家隊就形同夢遊,隊友們相互指責。施丹是法國移民後代中的佼佼者,而亨利則像是陷入迷茫的年輕一代的典型。上帝賜予法國一切美好,而這個國家卻總是陷入內亂的紛爭。老歐洲亟待改革,先行者的德、法總理默克爾和德維爾潘卻步履維艱。 

  社論又指出,另一方面,新歐洲在崛起。無論是搞建設還是玩足球,捷克人都顯得虎虎生風。西班牙的經濟增長更是咄咄逼人,西甲聯賽也以大膽的開拓精神成長為歐洲最好看的聯賽,人們開始對人才濟濟的倒楣蛋西班牙隊抱有期待。 

  社論認為,在歐洲,世界盃成了各國發展的溫度計。 

  英國首相布萊爾也是球迷,上屆世界盃,當他為英國挺進決賽圈歡呼雀躍的時候,小布什在電話裏吿訴他:明天我炸阿富汗。美國希望克服它在政治和文化上的“足球恐懼症”。因為每隔四年就有一個月的時間,全世界都對它視而不見。美國國務卿賴斯更是對德國在世界盃期間的妓女問題說三道四,以防止德國領導歐洲議會首先就虐囚問題向美國發難。 

  這裏,世界盃成了遮羞布。 

  作為推動世界多極化格局的主要力量,金磚四國也希望在世界盃賽場上大放光彩。巴西是當之無愧的王者,而忽視公共體育事業的印度照舊不見蹤影。 

  俄羅斯又一次倒在預選賽上,但是大把的石油美元,足夠讓他們請來軒迪克以待來年。至於中國,除了本國球迷,幾乎所有國際足聯政要都為它止步於賽場之外而感到遺憾。 

  假波、黑哨、選拔體制、足協權利定位等,中國足球恰是中國改革進入攻關階段的縮影。世界盃就是新興強國的興奮劑。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九日發表了一封名為“我們多麼羨慕世界盃”的公開信,引起了國際政治觀察家的注意和猜測。 

  社論總結說,是的,世界盃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世界。一場模擬的世界大戰、一個“純潔版”的國際政治版圖。在這一個月裏,國家的貧富、大小概念消失了,只有激情、宣洩和純潔的眼淚。而且尤令安南羨慕的是,這裏人人敬畏裁判。只要世界盃之夢仍在,“公平”的理想就將四年一度的在世界每一個角落點燃,幫助人類暫時忘記煩惱的現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