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湘軍:玉林打造中小企業名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09-26 17:45:30  


王林市長金湘軍(中)參訪中國評論。左為玉林副市長周廣能,右為中國評論總編輯周建閩。
  中評社訊(記者 潘星薇)日前,玉林市長金湘軍率市政府代表團在香港推介玉林市第二屆中小企業商機博覽。期間他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表示,玉林正以其南承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東接泛珠三角經濟圈的地緣優勢,致力打造成為中小企業名城。

  玉博會在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舉辦,以“中小企業大經濟、玉林博覽新商機”為主題。金湘軍認為,玉林要積極接主動地收在每年在南寧舉行的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商機輻射,搭建一個專項、突出地方特色的平臺,就是中小企業商機博覽會,推動各種投資貿易活動。 

  二零零三年十月八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七次中國與東盟(十加一)領導人會議上倡議,從二零零四年起每年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並同時倡議舉辦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溫總理的倡議得到東盟十國領導人的普遍歡迎。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已於去年十一月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將於今年十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在南寧舉辦。

  金湘軍表示,中國-東盟博覽會客觀上已經在食宿交通方面替包括玉林在內的周邊城市提供了良好條件,玉博會很大一部分客源就是從南寧分流過來的。“玉林離南寧僅兩個小時的車程,客商政要想到玉林看看,我們可以馬上派車去接。”

  玉博會要吸引的客商不僅不局限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範圍,而且所有大小參展攤位免費,為的是培育投資環境,發展地方經濟。金湘軍說,“大企業是從中小企業成長起來的,在一個地方,如果中小企業發展得好,投資環境肯定不錯,大企業來了更沒問題。所以,通過搭建中小企業博覽這樣一個平臺,打造中小企業名城,這就是玉林的城市定位,或者叫玉林市的城市名片。”

  為什麽選擇中小企業商機博覽會呢?金湘軍說,這要回顧一下玉林市的發展歷程。有著“千年古州”、“嶺南美玉”之稱的玉林市位於廣西、廣東交界處,鄰近湛江、茂名,三二四國道和黎湛鐵路貫穿全境,與周邊城市均有高等級公路相連,交通十分便捷,市內已經形成了以玉林城區為中心的“半小時經濟圈。”同時,以玉林為中心,二百公里範圍內分佈了九個中心城市,輻射人口近三千萬。作為地級市,玉林本地城鄉人口近六百萬,海外華僑一百萬。過去二十多年來得廣東改革開放風氣之先,鄉鎮企業活躍,非公經濟和私營企業基本以中小企業為主,八十年代中期曾全民經商。經過二十多年發展,目前,玉林有一萬八千家中小企業,其中七成為私有企業。二零零四年,玉林全市GDP實現二百八十八點三億元,較上年增長百分之十五點二,完成財政收入二十五點四三億元,增長百分之十八點七;中小企業資產總額占全市資產總額百分之八十一點二,外貿出口八成以上由中小企業貢獻。

  培育四大產業:機械、健康、陶瓷水泥、服裝皮革

  金湘軍指出,玉林發展經濟要抓兩頭,一個是強優大企業,另一個是廣大中小企業,圍繞四大產業集群,推進、提升玉林工業化進程。“用中小企業名城這樣一個城市定位,推介、展示玉林,希望大家瞭解玉林,進而形成商機、經貿合作關係,促進玉林社會經濟發展,同時使投資者贏得獲取利潤的機會。” 

  目前玉林市已經基本形成有區域特色的產業集群,市政府重點培育包括機械、健康、陶瓷水泥和服裝皮革四大產業集群。去年四大產業工業產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中逾八成。
 
  據介紹,機械產業集群的龍頭企業是玉柴集團,該集團以柴油發動機和工程機械為主營業,去年銷售收入一百億元,今年預計超過一百五十億元。玉柴是廣西銷售收入過百億的三大企業之一。許多中小企業為玉柴配套生產,拉動相關的汽配,農用機械等行業。

  健康產業集群包括食品和制藥行業,除玉林制藥小有名氣,還有眾多中小規模的企業,年銷售收入十億元左右。水果、蔬菜、蘑菇加工產品主要出口海外,去年又引進旺旺食品、燕京啤酒,食品產業即將進入高速增長時期。

  以三環集團、興業海螺為龍頭,做大陶瓷水泥產業集群。三環主營日用陶瓷,年銷售收入超過六億元,是中國日用陶瓷最大的出口企業,連續三年保持全國銷量和出口首位。另外,玉林因喀斯特地貌,水泥的原料石灰石豐富且品位高。原來的水泥企業技術含量低造成污染,現在已引入中國最大的水泥企業安徽海螺集團,採用新型幹法水泥,符合環保和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未來有望成為華南地區重要水泥生產基地之一。 

  服裝皮革產業集群方面,培育福綿區成為休閒服裝產業基地,該區目前日產五十萬條休閒褲、牛仔褲。另外,發揮富英制革的帶動作用,努力擴大皮革生產及出口,把制革業和皮革加工業做大。

  在去年第一屆玉林中小企業商機博覽上,來自國內外二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的五千客商雲集玉林,簽約項目一百八十一個,形成三百一十五點二億元人民幣投資,包括四十九個外資項目,涉及資金十七點五億美元。“首屆玉博會效果之好,遠超出我們的預料,”金湘軍說。今年,玉博會重點放在吸引韓國、日本投資上。七月底至八月初,金湘軍為團長、副市長周廣能為副團長的市政府代表團一行是一人,在韓國、日本,向外商大力推介玉博會,同時考察韓國、日本的機械、食品工業,與兩國有關商會進行商務洽談,簽訂了機械、陶瓷、食品等方面的貿易合同。

  重點拓展南韓與日本商機 
  
  八月八日,剛剛自南韓、日本進行玉博會推廣後抵港的金湘軍,在接受本刊專訪時並不諱言“玉林的知名度比較低,外界對玉林不瞭解,表面看是不利的,但換一個角度看又是有利的”,因為“日、韓國家對中國南方城市,除了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南寧、桂林比較外清楚,對其他城市都不太熟悉;這就是說大部分南方城市處在同一起跑線,玉林有後發優勢”,可以為玉林策劃全新的城市定位,就是中小企業名城(SME City)。 

  金湘軍認為,有國內媒體稱“玉林是廣西的溫州”,這個說法在國內提是可以的。但“在日本、韓國,你說是廣西的溫州,不靈。如果你說玉林是SME City,國際上就沒有問題,就是拿到美國、拿到哈佛大學也都懂。”“儘管我們的會展基礎設施很不完備,但我們的起點、立意一定要高。讓中小企業商機博覽對城市各行業產生良性互動。從去年開始,我們不僅僅在東南亞推介,還向包括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的歐洲國家推介,今年重點發掘東亞商機,特別是很多日本、韓國中小企業掌握核心技術,這部分投資我們要大力爭取。“

  他指出,這次日、韓推介商機之行,印象很深的是“廣大的日、韓中小企業,渴望進入中國,特別是進入中國南方市場,因為北方城市他們已經很熟悉了。”他表示,這次在日本推介商機時,對有關中日政治緊張“感覺不明顯,一般人政治情節不濃,而商人其實就是想賺錢。”
 
  訪日期間,日本貿促會理事長告訴他,中國-東盟二零一零年建成自由貿易區,日本商界很重視這個市場。據估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時, 將擁有十八億消費者、二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一點二萬億美元貿易總量。因此,日本企業非常希望到廣西考察研究,比較廣西與越南的投資環境。 金湘軍說,“這對我們是個好機會。就怕別人不來啊,來都不來就什麽都辦不成。”

  金湘軍說,日本貿促會已經組團將參加中國-東盟博覽,經過遊推介,他們同意將參加玉博會也納入行程。訪問韓國時,他發現韓國客商很關心電力供應問題,“在中國一些地方的韓國企業每週停電四天,感覺很痛苦,而玉林在能源、交通等方面沒有任何問題。”

  明年舉辦專項對台招商活動
  
  金湘軍還透露,玉林市明年初將舉辦一個大型專項對台招商活動,他樂觀展望,台資在玉林投資的風景線半年後將產生全新變化。
  
  附:金湘軍小檔案

  祖籍湖南,一九六四年七月出生於山東軍營。一九八七年畢業于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電腦軟體專業。同年赴西安交大攻讀MBA,一九九零年獲得中國和加拿大聯合授予的MBA,這是十五年前中國首批MBA。畢業後,他沒有留校教書,而選擇去四川省科委工作,之後就職海南省科技廳,某海南股份公司高管,海南省社會保障處長;一九九八年初通過公開選拔任廣西壯族自治區勞動廳任副廳長;二零零零五月到勞動保障部掛職鍛煉、任國家勞動保障部培訓就業司副司長;後任玉林市副市長,常務副市長,二零零三年當選玉林市市長,之後被中組部選派赴哈佛大學進修“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  
                         (本文刊載《中國評論》2005年9月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