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會數目大增 被指有組織種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13 12:28:10  


  中評社香港4月13日電/香港特首選舉委員會的選民登記工作已經展開,其中勞工界的投票人是以工會為單位,而近5年登記工會數目大增,由2000年的594個增至04年的659個,當中不乏少至7名會員的微型工會,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有人正有組織地分拆工會,目的是為了「種票」,增加自己在選委會的勢力。 

  香港《明報》報道,根據香港職工會登記局2004統計年報,截至04年底,香港有659個僱員工會,5年間的增幅約為11%,但申報會員人數不增反減,由67萬減至65萬人。從會員人數分佈來看,僅3%的工會擁有5001人或以上,51人以下的工會則佔25%。根據《職工會條例》,只有7人便可申請登記為工會。 

  翻查資料,香港有不少微型工會,在04年登記的便有香港失明人服務機構職工會(7人)、職業訓練局圖書館員工協會(7人)、通訊業總工會(10人)、香港裝修及屋宇維修從業員協會(11人)等。

  另一現象是同屬旅遊業的界別,香港工聯會本設有香港旅遊業僱員總會,但在04年1月一口氣再註冊了3個新工會,分別為香港外遊領隊協會、香港導遊協會、香港旅遊業導師協會。 

  身兼職工盟秘書長的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質疑:「世界潮流都是工會愈來愈少,因為大家合併可增加工會的議價能力。只不過香港因為選舉制度,工會喜歡分拆上市(註冊新工會),又留下那些舊殼(舊工會),是為了『種票』。」 

  香港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健解釋,有關工會是業內員工自發要求設立,原因是外地及本地導遊、業界導師都各有利益,有時會有矛盾。 

  他又指出,工聯會屬會數字近年增長一般,由04年的154個增至近170個,但職工盟卻由61個增至約70個,論增幅是職工盟更優勝,他說:「我不排除有團體增加工會數目來增加選票。」 

  他說,工聯會是以聯會模式運作,增加一個工會,不單要找理事,又要找資源支持,殊不簡單,但職工盟則以另一種方式運作,由一個辦事處、一班理事兼顧多個工會,「若他們有意圖增加工會數目,就容易得多,我質疑有人賊喊捉賊」。 

  黃國健表示,成立工會主要會考慮照顧新興行業,而非為選票,他說:「我們有個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有3萬會員,下面有8個分會,九巴、新巴、城巴……若我們要分拆,就乾脆註冊多8個,但我們沒有這樣做!」 
 
  目前,香港有四大工會,截至04的統計,工聯會有154個工會,職工盟有61個,勞聯有52個,港九工團有39個。 

  港府選舉事務發言人表示,他們會按照法例接受及審查團體申請為投票人。2005年已登記勞工界投票人有515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