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京報:以網民文化建設塑造網絡文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16 11:50:56  


  中評社香港4月16日電/《新京報》今日發表社論說,日前,該報發表社論《網絡自律就是擔起公民之責》,指出文明辦網對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我們還希望指出的是,爲推動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健康發展,單方面靠文明辦網是不够的,它更需要廣大網民的積極參與,即以網絡公民塑造網絡文明。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互聯網大行其道,方興未艾。21世紀是網絡的世紀。人們的生産、生活將更多地依賴網絡來維持,網絡教育、網絡遠程醫療、網絡娛樂、電子郵件、電子銀行、電子貨幣以及各種電子化媒介産品,將取代工業時代造就的工業文明,人們無時無處不在網絡的包圍之中。借用詩人韋爾特書信裏的詞語,互聯網“正在改變地球的面貌”。
  
  社論說,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直到今日的網絡文明,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面臨著第三次偉大的變革。與此同時,網絡文明與互聯網精神的傳播也在重塑人心。所謂網絡文明,就是在個體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人人生龍活虎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合作文明;所謂互聯網精神,就是人類可以在自由、寬容與合作等價值的指引下建設人類文明。
  
  媒介是人的延伸,和其他媒介一樣,互聯網拓展了人們在生活或者工作上的自由。但是,自由幷不意味著百無禁忌,爲所欲爲。凡•高有言,“一個人不能讓自己的心靈之火熄滅,又不能讓它燒出來”。即是說,一個人既要守住自己內心的自由,又不能讓這種自由成爲脫繮野馬,傷害社會和他人。
  
  文明的對面是野蠻,濫用自由必然會走向自由的反面。
  
  社論表示,和其他任何國家的網絡公民一樣,今日中國人可以輕點鼠標,暢游世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偷拍”、“迷藥”等“互聯網潰瘍”可以恣意泛濫而不受約束。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下,中國公共話語空間近年來得到蓬勃發展。然而,我們同樣看到,在互聯網上,一個以平等交流爲前提、共同推進中國社會理性健康成長的文化還沒有真正形成。我們看到,話語暴力充斥在一些論壇。凡見不合自己心意的文章、觀點,便群起而攻之;凡見不合自己心意的批評,便惡語相向。互聯網是百花齊放的互聯網。它意味著寬容是互聯網精神的重要指引。藍天之下、網絡之上,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人人都可以自由表達,人人都應該寬容他者的表達,而不以自己的所思所想爲“絕對之是”。
  
  古人雲,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果我們以若穀虛懷回顧人類幾千年文明史,不難發現,既使是那些“先聞道者”也未必永遠正確。在此基礎上,我們相信,任何以自己言說爲“絕對之是”者都是超乎人類“有限理性”之上的,而容忍他者“不合時宜”或“幼稚”的言論,同樣是對國民有限理性的一種救濟。
  
  科技改變傳播,傳播改變生活。在這場偉大的文化變革之中,合作與共享成爲互聯網精神中至爲重要的一環。我們仍應該看到的是,互聯網精神是一種合作精神,它是書寫人類合作的偉大典範。從某種意義上說,今日互聯網的蓬勃與便利,正是對人類合作文明的一種報償。
  
  所謂“網民”,應該就是“網絡公民”。社論相信,網絡文明建設,歸根到底就是完成網絡公民文化建設,就是要實現這種自由(自律)、寬容與共享。就像歐盟國家不因開放邊界失去領土,相反卻擴大了本國公民的活動範圍。同樣,在互聯網上,網絡公民們恪守法治精神與公共道德,一起貢獻信息,分享信息,必將使中國社會走向進一步的文明與開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