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給祖國及香港政府高效率予以好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6 10:00:23  


  中評社香港4月26日電/三十九名在所羅門群島騷亂中家園被毀的香港居民及家屬,已於昨日中午安全自廣州返抵本港。前天晚上,由國家派出的專機將三百一十名避難至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中國僑民接返國,香港居民也在其內。

  《大公報》今日發表社評表示,事件再一次顯示,回歸之後,香港居民在外的人身安全比過去得到更大的保障,每當危難關頭,向香港同胞伸出溫暖援手的就是祖國。而特區政府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在事件中也顯示了高度的工作效率。

  所羅門群島遠處太平洋島國,大多數港人對其認識僅限於地圖上的一個名字,但不想原來有數十名香港居民連同家人定居該地,經營小本生意。日前該島國因選舉爭議釀成騷亂,當地唐人街首當其衝,華人財物被搶、店舖被焚,人身安全也陷於險地。

  社評說,從昨日返抵本港的人士口中可以得知,騷亂後他們已一無所有,一些人家中財物被搶掠一空,連續多日擔驚受怕、衣食無著,更遑論購買飛機票離開,如果不是國家及時伸出援手,後果不堪想像。他們在哀嘆多年投資心血毀於一旦的同時,不忘對國家的關懷和及時救援表示衷心的感謝。

  外交包括領事保護和撤僑行動,是國家主權的重要體現。香港九七回歸,實施「一國兩制」方針,香港內部事務由「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但根據基本法第十三、十四條,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的外交事務及防務。而回歸至今八年多,香港同胞在這方面已多次親身體會到祖國的力量和溫暖。所謂「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步難」,港人在外地旅遊、留學、經商、定居的不在少數,一旦不幸遇上事故,不再求助無門,而是「舉目有親」,中國駐外大使館就是港人在外的救星和親人。

  社評指出,回歸後一些人曾經竭力鼓吹「離中國越遠越好」,嘲諷民建聯提出的「沒有國、那有家」,把中央對特區依法行使權力歪曲為「干預」;那麼,大概只有當他們身處異國而又需要援助時,才能明白到什麼叫做「有國」吧。年前南亞海嘯,民主黨的李永達對此就有切身的體會,當地中國大使館人員摸黑在山頭挨個詢問「你是不是李永達」,好不容易找到了,把李永達夫婦護送到安全地點安置好才離去。

  此次所羅門群島事件中,特區政府的反應值得一讚,除了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保持密切聯繫、要求協助外,三十多位撤返的香港居民中,部分並未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但入境處採取「特事特辦」的方式,酌情先讓他們入境及停留九十日,其後再按具體情況辦理證件。而且,社署又為他們準備了度假村作為臨時居所,每戶還發放八千元「應急錢」,設想十分周到。

  昨日,有撤返的居民表示,目前最急於解決的是子女就學問題,不想孩子的學業中斷。但由於他們去留意向未定,要為他們的子女找學校「插班」有困難,社署可採取折衷辦法,安排一位教師在一個指定地點為該批孩子補課,好在人數不多,應該不難解決。

  社評認為,近年歷次港人在外地遇上緊急情況或突發事故,在中央關懷、指示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提供直接、有效的幫助,特區政府保安局等相關部門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港人的損失得以減到最輕,對此,廣大市民是感到滿意和給予好評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