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日爲何突然都把目光轉向非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02 07:16:23  


  好象突然之間,非洲就熱了起來。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中說,胡錦濤主席的非洲三國之行,再次推動了中國與富含能源和礦物的非洲大陸之間業已活躍的關係。英國分析家克里斯托弗提到中非貿易往來時寫道:“非洲貿易正從全球的‘北方’轉向‘東方’。”

  幾乎與此同時,亞洲另外兩個大國——印度和日本也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轉向了非洲。

  《印度斯坦時報》的報道中說,非洲是一個充滿黃金的大陸,等待人們前來開發。日本《東京新聞》呼籲小泉首相訪問非洲,與非洲國家進行“面對面外交”,展開對抗中國的外交攻勢。

  “資源+能源”展現非洲無窮魅力

  非洲大陸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總面積4000余萬平方公里,全洲50多個國家,人口8億多。非洲是全球連接歐、亞、美各大洲距離最近、通道最多的一個大陸,地緣和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此外,非洲還有非常豐富的資源。資料顯示:非洲已探明的礦物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石油、天然氣蘊藏豐富;鐵、錳、鉻、鈷、鎳、釩、銅、鉛、鋅、錫、磷酸鹽等儲量很大,黃金和金剛石更是久負盛名。

  此外,非洲的石油儲藏量也非常驚人,儘管非洲整體上石油儲藏量不及中東,但非洲石油的含硫量非常低,很適合加工成汽車用燃油。個別非洲國家石油儲量非常可觀,與中東産油國幾乎不相上下。

  從世界能源發展的規律和趨勢看,目前和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仍將是最爲重要的能源資源。

  中日印都在加緊實施“非洲戰略”

  由於非洲大陸地緣政治、物産資源和戰略資源的重要性,各主要政治、經濟大國、國家集團等,都有各自的非洲戰略。  

  印度著手開墾“非洲處女地”:上世紀9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里,非洲對印度來說仍是“外交上未開墾的處女地”。今天的景象則完全不同了。僅今年第一季度,印非的貿易額就增長了40%,數百家印度公司蜂擁去非洲開展業務。2004年印度發起援非倡議,融資5億美元資助印度公司在非洲開展援助。這一舉措改善了印度在非洲的形象。儘管與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相比,印度的差距還如裂谷那麽巨大,但印度仍然考慮使自己成爲非洲除中國外的另一個選擇,做好今後與中國在非洲進行競爭的準備。

  中國的非洲戰略更加務實:中國的非洲戰略是明確的,即同時實現政治和經濟的雙重目標。非洲在聯大有50多個國家席位、佔聯合國選票的30%,在國際事務中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尤其在一些涉及到中國利益的問題上中國更需要非洲的選票和支持。其次,中國目前從非洲進口的石油佔中國石油進口的1/3以上、幷且會不斷增加,這些不僅與中國的能源戰略相關,也與中國的經濟利益相關。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認爲,石油安全是中國構建全球和平發展戰略的一部分。

  日本瞄準的主要是石油資源:日本的非洲戰略目標主要是石油資源,90年代後,日本趁“冷戰”結束,各大國對非洲的關注减弱,加强其在非洲大陸的政治影響。1993年,日本面向整個非洲大陸,建立了“非洲發展東京會議”(TICAD)的多邊合作框架。其基本政策是:淡化政治、突出經濟、提供援助、减免債務,發展經貿等。日本政府以優惠政策,支持日本的企業集團在埃及、阿爾及利亞、安哥拉等國勘探和開採石油,以參股或投資等方式獲得“股份油”。另一方面,還力圖從非洲國家購買石油資源儲量,直接獲得資源儲量的支配權。

  總而言之,隨著世界全球經濟一體化,可以預見非洲即將爲一個全新的世界工廠,加上廣袤的土地和日漸改善的投資環境,非洲將迎來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期。

  來源:中國經濟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