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兩岸“三通” 台灣水果零關稅價仍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07 18:18:50  


  中評社香港5月7日電/5月1日起,台灣進入大陸地區的水果準入種類從去年的18種增加到22種。台灣水果享“零關稅”優惠後,銷量有所增加,但周折的運輸使其價格仍舊偏高,經銷商和消費者呼籲兩岸盡快實現直接“三通”,讓台灣水果大量進入大陸同胞的菜籃子。

  據新華社指出,廣州江南水果批發市場是大陸進口水果的發貨地之一。主營台灣水果多年的經銷商孫先生說:“現在生意還比較好做,銷量也有一定的增加,但增幅並不是很大,主要原因是水果價格比較高。”

  台灣水果價格偏高,除了本身的種植成本外,主要原因是運輸成本過高。孫先生說,以楊桃為例,從海南運輸一箱10公斤的楊桃到廣州只需一天的時間,成本大約就是5元人民幣左右。但從台灣運輸過來卻要5天左右,運輸過程中還需裝箱、冷藏,一箱楊桃的成本漲至20多塊錢。成本高,所以價格也高。若能實現直接“三通”,則可以節約成本10元人民幣左右。

  江南水果批發市場水果部負責人管志強說:“相對來說,實行‘零關稅’後,台灣水果的市場在不斷擴大,銷路也比較好。僅台灣楊桃有時候一天就銷四五十噸。但是相對其它進口水果來說,銷量並不算大。”

  水果市場許多經銷商也表示,若能進一步降低台灣水果價格,生意就會更好做。但台灣水果現在要進入大陸市場,空運需要繞香港,海運也需繞香港或日本石橫島,使運輸成本大大增加。

  新華社記者走訪廣州天河城吉之島、百佳超市、易初蓮花、好又多、家樂福等購物中心,發現雖然正值水果旺銷季節,但進口水果大多以泰國水果、美國水果為主,台灣水果比較少見。家樂福水果部的楊偉松說:“現在台灣水果比較少賣,主要原因在于價格偏高以及保鮮損耗過多。”

  據了解,由於從台灣運輸到廣州中途時間較長,台灣水果大都是在沒有完全成熟時採摘下來,等到達廣州以後才剛剛合適。由於時間過長,增加了水果的保鮮損耗,導致終端水果價格過高,也增加了這些賣場的經營成本。一些消費者表示,台灣水果獨有特色,“如果價格能再降低點,就更好接受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