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京報:母親有力 社會也有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14 11:25:39  


  中評社香港5月14日電/《新京報》今日發表社評說,但丁說,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高爾基說,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人世間大概沒有哪種音調能像“媽媽”一樣,能夠為全世界共同發出、直抵心靈深處;也沒有哪個詞語,可以像“母親”一樣,讓人們輕鬆觸摸到它的實質與內涵。人類雖有千言萬語,然而,我們只把兒時從母親那兒獲得的“依呀”所學,稱為自己的母語。

  社評表示,今天是母親節,是天下所有母親的節日。讓我們一起來關心中國母親。

  首先,我們要關心那些終日奔波於城市街角或大地山川裏的母親。她們在柴米油鹽中勞碌一生,願她們能得到社會的尊重、合理的報償,能夠好好休息。3月13日,新華社就報導了一位元普通的、名叫陳荷花的母親的故事:為了供孩子上學,36歲的她坐在蘭州大街的一個角落裏,面對來來往往的人,不斷重複:“老闆,擦鞋不?”這份隱藏在城市角落的母愛,卻值得所有人敬重。

  社評說,而最近,一項針對北京等全國11個城市年輕媽媽所做的“母親幸福感”調查則顯示,由於工作等原因,一成年輕媽媽不能休產假,近一半的年輕媽媽覺得養育孩子“心有餘力不足”。同樣,深圳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1.7%的職業女性不願意生育,而在《Marie Claire》內地版的最新調查裏,77.35%的女白領認為30歲以後才會考慮當母親。所以,我們還要關心那些在職場中打拼,只是為了保住一份工作而“奮不顧生”的女性,希望能夠在制度上保障她們渴望做母親的權益,消解她們的顧慮。

  其實,保障女性渴望做母親的權益,消解她們的顧慮並不難,我們所要努力做的,就是讓她們輕鬆做母親、快樂做母親。比如,絕不能出現因為職業女性做了母親,就嚴重影響其職業前景的事,更不能讓這種事成為常態。同時,在孩子的入託、上學、高考、就業、福利保障等方面,政府的工作也要做得更加細緻、周到,不要讓母親們過度操勞。

  應該看到,母親節不只是讓我們簡單地回味感恩與謙卑。它同樣讓我們有機會停下來思索,以心靈之手,觸摸社會與人生。記得早在1914年,美國人曾經這樣談到母親節的價值———“提醒人們,母親在塑造良好公民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由此可見,母親節的意義並不止於人倫親情,它更關乎社會責任與一個國家可期的成長。

  社評指出,今日中國,前途無量,開放社會之價值倫理漸漸深入人心。然而,在此征程中,我們同樣不無遺憾地看到,由於各種原因,有些母愛誤入歧途,以致于貽誤孩子的一生。譬如說在哈爾濱有位身患“戶外恐怖症”的母親,害怕外面的世界污染了自己的孩子,於是將自己和女兒關在一間小屋裏一起度過了十五年與世隔絕的時光。此時,我們更應該像關心社會一樣關心這些憂勞的母親;像保衛社會一樣保衛那些不幸的孩子。如雨果所言,“多一所學校,就少一座監獄”,我們同樣持此信念:多一位心懷希望的合格母親,就少一個無聲絕望的孩子。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母親孕育生命、創造生活、滋養天下、創造未來。母親是生命的出發點,她像故土一樣將見證我們一生的榮耀與屈辱,見證我們一生要走多遠,見證我們在挫折中奮勇前行。因此,母親的價值必須得到重申,母親的利益必須得到捍衛。

  社評認為,不可否認,正是母親那雙推動搖籃的手,在一點一滴、悄無聲息地改變整個世界。在此意義上,我們相信,中國母親的素質、品格及生活得失,不僅影響到一個家庭的和睦與發展,同樣決定了社會的進步與國家的前途。母親有力,社會也有力;母親快樂,人民也快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