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真正牛市需要優質新股發行打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23 06:37:40  


  中評社香港5月23日電/暫停一年之久的新股發行,隨著《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幷上市管理辦法》的頒佈,從18日起正式啓動。高度强化發行人的軟約束和硬約束條件,推動更多優質公司發行上市,成爲今後國內新股發行追逐的最重要目標之一。 

  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稱, 融資功能是股市發展與繁榮的基本前提。新股發行的重啓,無疑將爲中國股市提供新鮮血液,爲投資者提供更多新的投資機會。 

  中國資本市場能否健康、持續地發展,上市公司質地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考量指標,因爲它關乎和影響著投資者的投資收益,也關乎和影響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全球化進程。 

  文章指出, 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近年來,一些業績優秀的中國企業紛紛尋求境外上市,這些企業集中在電信、能源、銀行、保險等“經濟命脉”領域,多爲質地優良、盈利能力强、業績穩定的大型企業或超大型“航母”。有人預測,未來10年間,還將有1000多家中國企業到海外上市融資。 
  
  這些最賺錢公司的巨大利潤主要依靠國內消費者來完成,而可觀的回報却留給了國外的投資者。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蓬勃發展的、對於股市融資有著巨大需求的新興市場來說,這不能說是一種完全正常的現象。

  一個沒有融資功能的市場是沒有希望的。但一個荒唐的說法是,國內證券市場的容量太小,裝不下中國的大公司,一有大盤股上市,股市就會下跌。縱觀全世界的股市,沒有一個拒絕好企業上市的。在國內停止新股發行的一年間,國內股市也跌了一年;而同期香港新上市幾千億元,連創歷史新高,股市却一路走好。在香港股市,排在上市公司前10位的公司,有一半來自國內。 

  文章表示, 坦率地說,市場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具有吸引力的企業,存在銀行的十幾萬億元存款在等待著投資機會的到來。如何形成優質企業海外上市與內地資本市場規範發展的良性互動,如何處理好內地消費者、利益相關者和國際投資者等不同利益群體間的關係,不僅考驗著證券市場的業內人士,也考驗著相關政府機構的能力和智慧。

  此前,中國股市公開發行的股票祗有三分之一可以上市流通,另外三分之二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交易,這一歷史形成的股權分置的狀况從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投資者信心的不足。股權分置改革啓動一年多來,現已取得重大進展,截至2006年5月15日,進入或完成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達919家,佔1344家應股改A股上市公司的68.4%,其市值30116億元,佔到了滬、深兩市A股總市值的71.36%。在改革的過程中,投資者信心穩步恢復和增强。特別是今年以來,隨著改革深入推進,市場投資價值逐步顯現,股指呈現穩步上揚的態勢,增量資金入市迹象明顯,交投趨于活躍。

  文章認爲,海內外股市對於上市公司資源的爭奪,說到底是一場資本市場運行效率的競爭。要吸引優秀的企業在國內市場上市,不可能完全靠行政的力量來維持,關鍵在於提高上市效率,增强企業信心。適應新的發行辦法的需要,滬、深兩個交易所也已按照市場化原則改革了相應的交易規則,以吸引質地良好的公司前來上市發行,聚集人氣,這完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新股發行的再啓動,將使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高效配置市場資源等重要功能得到發揮,對中國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維護國家金融安全,促進國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文章强調,  一個真正牛市的打造,最終依靠的是實力,也就是真正優秀的上市公司來支撑。目前的中國股市,無論從規模,還是質量,都還遠遠不能滿足蓬勃發展的中國經濟的需要,而中國股市的穩定、健康發展,迫切需要注入源頭活水來擴大規模和改善結構。根據新的發行規則,今後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將全部上市流通,這將從體制上有助於中國股市迎來業績和質地優秀的“雙强”企業加盟。而這,正是中國股市成長的希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