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陳水扁竟是趙建銘加李泰安的綜合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07 08:35:45  


  中評社香港6月7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說,李泰安收押,搞軌案的高潮似已過去;趙建銘收押,卻是好戲剛剛開場,高潮迭起。 

  社論說,有新聞評論用“北建銘/南泰安”來對比兩大奇案的盛況,看似信手拈來,但仔細比較起來,卻可發現,兩案的涉案人物及社會意義,實多頗饒意趣及發人深省的可堪對照之處。 

  李泰安一家和趙建銘一家的處境與表現,已成民間茶餘飯後津津樂道之事。趙家與李家,一個是在社會金字塔最最頂尖的門閥,一個是社會最底層的家庭。案發後,李家門戶洞開,不但辦案人員來去自如,連自家廁所也理所當然地成為遊覽車觀光客的公廁;相對而言,且不論案發後趙建銘尚自由出入門禁森嚴的玉山官邸,連民生官邸迄今亦未被搜索。至於兩家的表現,李家超乎常人的鎮定與操作能力(相對於其貧弱的社經資源而言),與趙玉柱“紅點毛巾”掩面、趙建銘買日本機票及首次被傳時欲向檢察官請假等表現相對照,不禁令人覺得李家尚有臨危不亂的能耐,而趙家卻是狼狽不堪、不忍卒睹。難怪有人要趙玉柱“向李泰安學習”! 

  社論指出,再者,社會大眾對兩案中的“司法/人民”之關係的看法,亦顯有雙重標準。在搞軌案中,有不少民眾認為李泰安正進行一場“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戰爭。李是弱者,司法則是強權;於是甚至出現了爭相與李泰安合影或請其簽名的粉絲。相對而言,在台開案中,“趙駙馬”卻成了特權,司法則有時被視為弱者,有時卻被質疑為包庇特權者。於是,趙建銘打不打傘、應訊時直通地檢署的囚車道等等,皆遭民眾指指點點。 

  李泰安與趙建銘皆未供認,但民間似乎認為,李泰安的自衛可視作人權觀點;而以趙建銘的身分角色,則必須誠實認罪懺悔,不可狡賴。至於李泰安自己用塑膠袋拎著換洗衣服入牢,與趙建銘由官邸隨扈送上食物用品對照,兩人境遇懸殊,亦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律師吳漢成以兩張火車票的“報酬”為李泰安辯護,在首次羈押庭贏得開釋,一夕爆紅;而趙家的八名律師,則被貼上“御用”的標籤,必須領受“異樣的眼光”。 

  社論認為,最饒意趣的是,在趙建銘和李泰安的對比中,儼然發現陳水扁竟是“趙建銘加李泰安的綜合體”。陳水扁在弊案頻爆的這幾個月來,其拒絕供認真相的態度,與趙建銘無異;但他卻有趙建銘一家所欠缺的處理危機的熟練技巧與堅韌的意志力。相對而言,陳水扁雖也有與李泰安一家可堪倫比的危機處理技巧與堅韌的意志力;但住在磚屋陋室裡的李泰安,與憑藉強大政經力量來肆應變局的陳水扁相較,在操作的籌碼上卻是天壤之別。比如說,陳水扁在羞愧無狀時可以放膽地說:“嘸你嘜安吶!(你想怎樣?)”但李泰安卻連掛起“泰安休息站”的店招以壯聲勢都“三思而不敢行”! 

  社論分析說,陳水扁與李泰安的身分地位及所處情勢雖然迥異,但他們表現的人格特質卻極為相似;二人在面對逆境危機時,皆有不可思議的堅韌意志。只是,李泰安出自天賦者多;陳水扁則是天賦加閱歷,再以台灣政經資源為其運作籌碼,更是如虎添翼。李的舞台不出自家院落,陳的舞台則大得多,甚至可以專機殺到利比亞。扁李相較,人格天賦近似,但資源籌碼懸殊;因此,李泰安畢竟不敢掛出“泰安休息站”,但陳水扁六年來卻做過太多次“吃敗仗卻給自己頒錦標”的事! 

  正因陳水扁與李泰安有極為近似的“人格魅力”,所以其粉絲及支持者的心態亦相當類似。這些粉絲們並不在乎扁李的“目的”究竟具有何種是非利害的價值意涵,他們欣賞的是扁李掙扎與拚搏的“過程”。這才能解釋李泰安風靡一時及陳水扁迄今仍有十七趴的原因。 

  李泰安與檢警鬥法,潑辣刁鑽;陳水扁與美國“謎航角力”,亦是潑辣刁鑽。二者異曲同工,皆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及“不做龜兒子”的戲碼。對於粉絲來說,是非、利害皆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在“過程”中輻射出來的“人格魅力”。至於李泰安應不應當卸下“金旺來”的老店號,換上“泰安休息站”的勝利新店招,及陳水扁應不應掛出“台灣新憲法”的勝利匾額(這正是陳水扁想要換上的新“店招”」),則非其支持者所願深思。 

  社論批評,這是一個價值錯亂、是非顛倒的社會。用同一標準來看陳水扁與李泰安的人格特質,可啟發不同的社會思考;反之,若用雙重標準來比較趙建銘與李泰安的境遇,也可發現司法困境的一體兩面。

  未來,兩案可能的最大差異則是:李泰安要靠父親李聚寶和妻子吳春芳送牢飯(能送多久?),但陳水扁一家則將終生享受全民對退職領導人的豪奢供養。   


    相關專題: 駙馬內線狂炒股 陳水扁被玩完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