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教授劉江永認為,改善中日關係需要誠意與智慧。 |
中評社香港6月7日電/就最近及“後小泉時代”的日中關係,共同社專訪了中國的日本問題專家、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劉江永。劉江永認為,日本對華戰略目前正處在困惑期並將進入調整期,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執政5年多,不僅給其後任留下了“政治包袱”,也給中日關係留下了“後遺症”,改善兩國關係需要誠意與智慧。
以下為是次訪問內容:
記者:聽說您早在1996年就提出了日中關係“政冷經熱”的觀點,最近日中外長在卡塔爾舉行會談等一系列跡象是不是顯示日中兩國間的政治關係在升溫?
劉江永:至少在10年前就曾預見到靖國神社問題引起的中日曆史觀衝突,將導致中日政治關係冷淡,與順利發展的經貿關係形成不協調的鮮明對照。如今,中日關係趨冷的癥結果然是日本首相參拜供奉甲級戰犯亡靈的靖國神社,而迄今小泉還沒有放棄參拜,所以說中日關係在今年9月份自民黨進行總裁選之前不會有突破性的進展。
目前,在靖國神社問題上,小泉在國際上處境孤立,甚至失去了包括一些美國人在內的盟友支持。日本政界、媒體和民眾已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認同小泉的做法,希望小泉後任改變這種狀況。最近中日之間的一些交往,可以說是在為“後小泉時代”的中日關係做準備。
記者:那兩國的經濟關係又如何?
劉江永:可以說經濟是兩國關係的基礎。但政治關係惡化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影響“經熱”,比如2005年上半年受“政冷”影響中日貿易、日本對華投資就出現了鈍化。雖然下半年就出現了回升,但從整體上看還是“熱轉溫”,日本在中國外貿中所佔的比重不斷下降,只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與此相反,中國已經成為日本的最大貿易夥伴,日本經濟界希望能在中國有更大的活動空間。
記者:那您如何看“後小泉”時代的日中關係走向?
劉江永:未來中國的對日政策不會改變,將繼續推進中日友好,“後小泉時代”的中日關係關鍵要看日本因素。小泉執政五年使中日關係走入低谷,這將給下一屆日本政權帶來不利影響,留下“後遺症”。小泉後任在靖國神社問題上的態度將直接影響兩國的政治關係特別是首腦互訪能否恢復。
不過,從未來幾年看,可能出現改善中日關係的機遇期:2007年將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2008年又將迎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30周年。這對確定兩國今後發展方向有一定意義。俗話說,三十而立,中日關係的健康成長,需要解決問題的誠意與智慧。
記者:您認為這個“智慧”是什麼?
劉江永:首先是中日兩國領導人都要善於把握機遇,共同清除改善中日政治關係的障礙。小泉後的日本領導人沒有義務去背前任留下的“政治包袱”,而可以順應日本民意和國際潮流,開創日本對華外交的新天地。日本對華戰略目前正處在困惑期並將進入調整期。日本一方面認識到中日兩國經濟的互補性,以及中國對日本經濟的影響。但另一方面,日本右傾化嚴重,鷹派長期執政,一些人議論國家戰略時受19世紀末美國馬漢提出的“海權論”等地緣戰略思想影響,認為大陸國家的中國與海洋國家的日本的對立是不可避免的,竭力推行“聯美製華”戰略。這種落後時代的“海陸對立”思維模式,已成為日本加強日中關係和推進東亞共同體的思想牢籠。
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和地區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展望中日關係及國際局勢,應該提倡大陸國家與海洋國家和平、合作的“海陸和合論”。作為海洋國家的日本,在能源、市場等方面離不開中國、俄羅斯、中東等陸地國家。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也需要“海陸和合”。只有這樣,才能給中日兩國帶來可持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