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華高科技産品出口鬆綁的背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5 07:43:29  


  中評社香港6月15日電/美國對華高科技産品出口管制終於出現一絲松動。

  據稱,美國已宣佈修改相關法令,放鬆出口商向中國出售敏感的高科技産品所受到的限制。美國商務部負責工業與安全事務的副部長麥考密克對此發表講話時說,新政策將促使一些關鍵領域如半導體器材和電器的美國出口商,不再需要爲出口産品到中國而申請許可證,這可能帶來數億美元的高科技産品出口到中國。

  中國經濟網發表文章評論道,長期以來,美國政府一直對中國要求放寬高技術出口管制的呼籲置若罔聞,很少採取實質性行動。爲何這次美國突然改變了態度呢?

  文章認爲,美放鬆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是順應歷史潮流的結果,也是出于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事易時移,時過境遷,自冷戰以來實施了幾十年的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已經越來越不合事宜。這一政策不僅造成了美中之間的巨額貿易逆差,而且也使美國自身的利益遭受損失。

  一、平衡巨額貿易逆差的需要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在高科技賬戶方面,2004年,美國從中國進口達到460億美元,而出口到中國的高科技産品僅爲90億美元,不足進口的1/5。在高科技産品上的逆差幾乎佔其整個對華貿易逆差的1/3。許多在華美國企業稱,在美國有絕對優勢的方面却出現這樣一種對華貿易狀况,簡直是“美國的耻辱”。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放鬆或取消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是縮减美國巨額貿易赤字的關鍵,他說祗有如此才能有效發揮出美國的貿易優勢。

  二、爭奪中國高科技市場的需要

  經過幾十年的經濟高速發展,中國民用高科技産品市場已經達到相當規模,尤其是民用航空器市場和核電市場擁有巨大的增長潜力。如今西方發達國家航空市場基本上已經飽和,而核電市場甚至出現了萎縮現象。爲了給這些行業和公司尋找新的出路,美國政府不得不對中國市場給予更多重視。

  由於美國高科技産品對中國出口的限制,過去的幾年,美國對中國出口的高新産品所佔的比重是越來越低,不僅在它的出口産品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低,而且在中國接受的外來高新技術産品進口貨物中所佔的比重也越來越低。中國科技部統計數據顯示,2002年,中國高科技産品進口額爲828.5億美元,同比增長29.2%。而在中國高新技術和産品進口國家和地區排名中,美國已由過去的第一位下降到第四位,排在日本、東盟、中國台灣之後,佔中國高科技進口比例僅爲13.47%。

  三、對抗競爭對手的需要

  高科技産品出口管制的結果祗是便宜了競爭對手。由於擔心高科技被軍用,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一直奉行限制對華出口高科技産品的政策。但是,這一政策幷沒有對中國購買真正需要的高科技産品造成實質性妨礙。中國美國商會一直抱怨說,美國政府的種種做法正迫使一些中國公司轉向美國公司的競爭對手。

  中國WTO研究會會長、中華美國學會常務理事周世儉認爲,高科技産品出口其實是美國的作繭自縛行爲。他說:“放寬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是緩和中美貿易逆差的唯一出路。”儘管在其他層面有其長遠的考慮,但在實際商務運作方面,美國却在不斷地爲其“技術鎖國”政策買單。

  文章說,不過,也有專家對美國高科技産品出口鬆綁一事表示懷疑。專家稱,出于自身的戰略利益考慮,美國不可能實質性放寬對中國的高技術出口限制。美國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著一種慣性思維,認爲維持其全球領導者地位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保持其科技和軍事力量的絕對領先地位。因此,關鍵是看美國究竟會做到什麽程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