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罷扁只是戲,泛藍志在倒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5 10:55:45  


立法院罷免陳水扁的公聽會如火如荼,不過民進黨韌性十足,現在已經各就各位進行政權保衛戰。
  中評社香港6月15日電/罷扁好戲上場,馬轉變態度是要改變外界他坐順風車的印象,宋楚瑜則是重燃起政治殘灰,不過泛藍最想的其實是倒閣。

  台灣新一期《新新聞》報道,台灣立法院罷免陳水扁的公聽會如火如荼,不過民進黨韌性十足,現在已經各就各位進行政權保衛戰。國民黨一向就是口頭作戰,如非投票前有無可抵賴的證據,罷免案是不會過的。目前罷免陳水扁的民意超過四成,泛藍也不得不推動。以下是今期《新新聞》報道主要內容:

  一一三票對九十六票,二○○六年六月十三日上午,當台灣立法院長王金平敲下議事槌,宣告了台灣憲政史上首次罷免案,在立法院已經正式成案付委。六月二十七日,將由立法院進行記名表決,決定是否讓罷免案通過,交付全體公民投票表決。 
 
  現行制度中,罷免陳水扁案需有三分之二立委投票同意,才能進入公民複決程序。即使國、親、無盟、台聯與無黨籍立委都投下贊成票,仍需要十四位民進黨立委鬆動跑票,才能使罷免案跨過門檻。 

  但是在當前的政治結構中,儘管陳水扁的跛鴨效應已經浮現,但要民進黨人自廢武功、冒呂秀蓮繼位的風險,民進黨立委更可能選擇一動不如一靜,抵制罷免案在立院通過。更何況,無盟、台聯與無黨籍立委未必會和國、親同聲一氣。 

  既然如此,精於政治計算的民進黨,又何必以“蒼生為念”發動“治水預算”反制?深綠團體和基層民眾又何必如臨大敵般地全面備戰反擊,甚至地下電台還發動“刺殺馬英九”的血腥宣告呢? 

  因為既然罷免案幾乎在立法院過不了關,陳水扁和民進黨大可好整以遐地看國民黨馬英九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無功而返,徒然碰了一鼻子灰,然後給予訕笑。 

  另一方面,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為什麼還要發動這場罷扁烽火,難道他不知道六月二十七日,罷扁案過關的機率,幾乎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嗎?他為什麼要進行這一場豪賭?對馬英九而言,他大可繼續無為,讓陳水扁的執政被抨擊,躺著等二○○八年直進“總統府”,坐享其成,豈不更輕鬆。 

  創造時勢,破解好命刻版印象 

  據瞭解,馬英九最後選擇進行這場豪賭的原因有三: 

  其一,兩年多前,許多馬英九的長輩,都曾當面評論馬英九祇是個“時勢所造之英雄”,認定馬英九不會是個“創造時勢的英雄”。接任黨主席之後,國民黨的大老們對於馬英九接任已經快一年了,國民黨並沒有中興氣象頗有微詞;甚至還說馬英九要是能當上“總統”,台灣將會進入一個清廉沒問題,但政府卻是“小且無能”的狀態。 

  據一位曾當著馬英九面提出如此評論人士指出,每當聽到這樣的評論,馬英九都漲紅了臉、瞪大了眼、兩手緊握,極不服氣。也因此,這兩年多以來,馬英九不斷對外強調他也是能創造時勢之人,力求破解他“祇是好命”的刻板印象。 

  這一次,在馬英九下定決心發動倒扁之戰前,相關策士向他分析,做為一個“有領導力的政治領袖與政黨”,不能因為局勢限制就束手無策,如此“將會失去人民與追隨者的信任與信心”、“能夠有所作為去突破現狀,才是領導能力的證明。”這些話加深了馬英九想要證明他是一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領袖。面對困局,他不是祇會坐困愁城,而是有能力改變時勢、創造時勢。 

  倒扁之戰,宋、馬共同目標 

  其次,據穿梭在馬陣營與宋陣營的人士透露,在六月三日,馬英九站出來到凱達格蘭廣場後,宋楚瑜對時局有了務實的體認。據瞭解,宋楚瑜已向一些人透露,宋、馬之間已達成默契:馬英九已充分瞭解到宋楚瑜參選台北市長一役的決心,謝長廷宣布參選後,宋楚瑜就會宣布參選。 

  對於宋楚瑜積極追求政治生涯的奮力一搏,馬英九方面已承諾在過程中,將會遵守國、親的協商機制,不預設在宋楚瑜和郝龍斌之間的偏好態度與動作。 

  而宋楚瑜方面也承諾,祇要能在無後顧之憂的處境、在公平的競爭之下,宋楚瑜能夠滿足宿願打完首都市長這一役,不論最後結果如何,宋楚瑜都願意無條件地支持二○○八年的國民黨參選人﹝二○一二的事,以後再說﹞,宋楚瑜和親民黨都不會再有變數。 

  既然宋、馬已經有所交心,兩人於是同意放下彼此的糾葛,當前首要之務就是把“倒扁之戰”列為雙方共同目標,彼此分進合擊;並根據彼此的政治性格,由馬英九擔任號召全民之主帥,宋楚瑜則扮演敵前總指揮之角色。 

  所以,在馬英九和宋楚瑜的盤算中,罷免案在立法院闖關的六月烽火將是全面倒扁的“攻擊發起線”。 

  據瞭解,在馬英九和宋楚瑜的預期中,如果因為發動“道德勸說”,造成部分民進黨立委“良心發現”因而“擦槍走火”,在六月二十七日的表決意外倒戈,讓罷免案進入公民複決,當然最好;但馬、宋都知道可能性實在是太低了。 

  倒閣戰火,藍綠生死關鍵會戰 

  據參與泛藍決策的人士透露,馬英九和宋楚瑜因此認知罷免總統案不是決戰的終點。罷免案要是無法闖關,泛藍陣營緊接著就會發起“倒閣”戰火,這才是藍綠一決生死的關鍵大會戰。 

  馬、宋方面評估,依照法定時程,倒閣案後的立法院全面改選,很可能會在十二月和北高市長一併舉行。根據目前所有民調和民情,泛藍陣營極可能在這場根據“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大選之中,獲得全面勝利,提前完成政黨的再輪替。 

  據瞭解,當“倒閣案”建議被提出之後,國民黨方面組工會主委廖風德與政策會執行長曾永權就會開始進行協調新制選區,在和國、親現任立委協商方面,已經有所突破。 

  據國、親立院黨團人士透露,新制選區的畫分,在馬、宋間的會商後,泛藍陣營已經快達成默契,要是提出倒閣案後立法院被解散,立委重選時,國、親兩黨將會在最大勝算考量下,優先提名現任立委參選各分區立委,並優先以無法參加區域立委選舉的現任立委擔任不分區名單。 

  既然現任立委們的政治地位在兩黨的提名機制上,絕大多數可望獲得保障,而且要是今年底就改選立法院,還可以讓立委確保仍有四年的政治舞台。 

  對馬英九而言,二○○七年的政治任務也相對單純﹝不必再為立委選舉分神,可以專心布局總統選舉﹞。在一舉數得的情況下,據指出,包含親民黨方面都已同意,要是罷免不過關,九月立法院新會期一開議,國親聯盟就會發動倒閣,兩黨都將由主席親自坐鎮,同步祭出黨紀,確保倒閣過關,讓立法院重新選舉,政治版圖提前重新大洗牌。 

  據透露,目前約僅有五個選區﹝分別是在台北縣、台中市和彰化縣:::等﹞還需要協商,大多數現任泛藍立委都對選區畫分不再有爭議。既然已經解除了泛藍立委為了自利而倒戈之隱憂,馬英九和宋楚瑜更堅定了放手一搏的決心。 

  表決前夕,主攻執政的貪暴無能 

  目前,經過六月十二日下午與晚上的黨團會議與國民黨務會議商討後,國民黨方面設定的戰術是,透過罷免案的提出,馬英九負責向全民進行號召,黨中央主力軍隊暫不出動;第一階段的戰場交由宋楚瑜前線督陣,由國、親立委聯軍主攻;國民黨智庫負責匯整情資;組工會則是發動地方民眾助攻。 

  罷免小組決定由立委洪秀柱領軍,將要在十五日審查期間,發動“一日一弊”公聽會攻勢,目的是將所有涉及第一家庭的弊端,透過立院議場內的公聽會,完整重述一遍,以創造媒體傳播之效果。 

  因爆料爆紅的立委邱毅則負責建議參與公聽會的名單。泛藍的構想是要讓爭論許久的弊案,透過公聽會過程再聚集全民焦點,也因此造成對民進黨立委“道德勸說”的壓力。 

  要是因此鬆動了十四席民進黨立委,罷免案將進入公民複決階段,以當今幾乎所有民調都有六成以上對陳水扁不滿、近五成希望陳水扁下台的基本盤,泛藍評估公民複決勝算極大。 

  這個階段,國親罷免小組的立委透露,國親黨團也設定整場攻防是“請君入甕”、“引蛇出洞”,國民黨主攻的是陳水扁執政以來的貪暴與無能。他們預想在民進黨“鞏固領導中心”氛圍中,民進黨將會和過去失去政權前的國民黨諸公一樣,強辯、硬辯,“民進黨加速給人民‘三寶化’的負面社會形象”。 

  這樣子,要是六月二十七日罷免案還是過不了關,泛藍陣營計畫將發動全面控訴民進黨“護短”、“為了權力枉顧是非”。國親聯軍將在臨時會休會後,由馬英九、宋楚瑜分進合擊,大規模下鄉發動控訴民進黨的遍地烽火,創造九月新會期一開議就發動倒閣案的正當性條件。 

  現實環境,不可測變數難計算 

  根據現今法規,倒閣案祇要三分之一立委提案,半數立委同意就可以通過,所以國親聯軍對於倒閣案信心十足。而根據選罷法的規定,倒閣後要是解散立法院,六十天後進行補選,恰好和北高市長可以合併舉行,泛藍陣營很可能因此獲得全面大勝。

  要是新的立法院席次過超過三分之二席次,國民黨智庫方面也已經進行法規研究,並私下和大法官與憲政學者討論過,認為祇要未經公民複決,罷免案就不算遂行過,立法院依然隨時都有提出罷免的權力。到時候,新立法院再推動罷免案就沒有阻力了,而時程已經到了二○○七年三月間,就算讓呂秀蓮繼任,也祇剩下一年左右的任期。 

  那時二○○八年總統大選已經開跑,民進黨天王的彼此較勁正熱,泛藍陣營認為呂秀蓮不會、也不敢有什麼意外之舉了。 

  國、親會打如意算盤,但太多的變數,都不是政治力量可以計算的。例如,未來這段時間,吳淑珍或陳幸妤健康有什麼變動,悲情牌可能反撲;也可能因為天災地變因素,讓國家處於危難狀態,在“安定為重”下,倒扁後繼無力;甚至,“爆料特攻隊”在近日就爆出直攻第一家庭之料,民進黨與扁立即割袍斷義。種種不可測的變數仍多。 

  更何況,陳水扁和民進黨也非省油的燈。國民黨步步進逼,民進黨也不正面回擊。一方面,他們知道“強辦、硬辯”,正中藍軍企圖製造“不知恥”,以“激化”情勢的下懷;再者,南部民意確實因為水災有所變化,民進黨強調“蒼生為念”,意在凸顯國親祇為權力。但最重要的是,他們自己也沒把握,究竟弊案會燒到什麼程度;太過為扁護航,萬一反挫怎辦? 

  罷免大戲,民進黨盼迅速落幕 

  在這樣的考量下,民進黨對於這場罷免大戲的戰術選擇,就是在有把握罷免根本不會過的情況下,希望它“趕快演完”,藍軍想表決就表決、想公審就公審。就像全院審查會的日期,綠軍本來覺得一天就夠,但藍軍要四天,那好吧,四天就四天,“祇要讓程序趕快走完就好。” 

  不過,能不吵就不吵、可以結束就趕快結束的戰術,遇到了陳水扁是否要不要提答辯書的時候,府與黨團卻起扞格,府方認為不能答辯,一來,答辯不就等於承認罷免的正當性;二則,萬一答辯書用字淺詞或任何形式又被抓小辮子,豈不又節外生枝。 

  但黨團認為,不答辯,讓藍軍又有再開戰場藉口,豈不夜長夢多。 

  然而,這些枝枝節節都不重要,反正罷免不會過,“程序走完就是”。至於萬一藍軍玩完罷免又玩倒閣呢? 

  一方面,“現在還沒時間想到那些”;另一邊,他們也不認為國民黨真的可以獲取國民黨內所有立委的同意,“那些選一次要花一、兩億的立委,願意嗎?”而且,“北部的立委同意,南部同意嗎?南部的立委已經對馬英九旁邊那些立委把持決策不滿了吧。”民進黨目前並不認為倒閣易行。 

  不論是在九月發動倒閣,還是在倒閣後的新立法院再度發動罷免,由於這是憲政第一次,在投票之後到中選會公告前,台灣將有一段法令上尚未定義之“‘國家’領導空窗期”。這時候,陳水扁依然還掌有領導權,甚至是三軍統帥權,加上台北已大幅增加憲兵鐵衛軍保衛“總統”與“首都”,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要是發生什麼動盪,總統因此發布“緊急命令”呢? 

  台灣將要變成怎麼樣?好不容易得來的民主成果,會更加深化還是倒退?台灣,因倒扁之戰引起的政潮,正如走鋼索般,每時每刻,更需要步步為營!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