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罷免成事,陳水扁發布緊急命令,怎麼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5 11:31:33  


  中評社香港6月15日電/受到二○○四年“七日之亂”驚嚇後,台灣軍方在高層授意下,重新調整兵力部署,這些部署原本是反制大陸進攻台北的反斬首部隊,但其實,這樣的兵力也可以擋住非憲兵部隊進入台北,也可能變成陳水扁在“緊急命令”下執行其意志的鐵衛隊。

  中時電子報報道,藍軍提出罷免陳水扁箭在弦上,儘管罷免陳水扁困難度很高,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以下是相關報道主要內容: 

  罷免陳水扁一旦成功,在其他政務上或許比較單純,不過,握有統帥權的陳水扁一旦被罷免,從立法院通過罷免案、到將罷免案交付公投,及罷免公投結果出爐前,其實陳水扁都可以行使其統帥權,發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況、或以其他理由對其被罷免後的接任者,進行無法接任的動作。 

  權力運作仍有灰色地帶 

  面對首度出現罷免陳水扁的議題,軍方對於相關提問都是以:“憲法優於一切,依相關法律規範之”來應對,但對於罷免案交付公投、到中選會宣布罷免案正式生效前的灰色地帶,相關法令並未規範被罷免的當事人不可行使職權,這部分軍方到目前也無法給確切的答案。 

  投票結果出爐前,包括投開票當天,陳水扁都可以執行他的統帥權,他還有發布“緊急命令”的權限。李登輝執政時期,碰到九二一大地震就曾發布過“緊急命令”,下令災區由軍方接管。 

  “緊急命令”必須先由行政院會議和陳水扁達成合議後方能提出,為了避免行政權假藉緊急而行獨裁,憲法又規定了緊急命令需經立法院“追認”,讓民意機關能衡量“人權之侵害”、“情況之緊急”等因素而決定是否追認。 

  但“緊急命令”於發布命令後十日內提交立法院追認,十天之內若有人圖謀不軌,會不會發生什麼? 

  舉例來說,如果投開票當天有不明人士在各地破壞投開票所,或挺扁、反扁民眾在府前聚集不散以及發生其他動亂,扁蘇在面對罷免案快要生效之前,以發布“緊急命令”方式要求“軍方接管”台北,辦不到嗎?依法,不管立法院有無通過追認,陳水扁有十天的“緊急命令”主控權。這十天,可做的事可多了。

  戍守大台北憲兵部隊暴增 

  比較微妙的是,據調查,大台北地區近幾年來憲兵部隊與單位突然暴增,目前共有十個憲兵營的部隊駐防在大台北各地。 

  二○○四年三二○之後的“七日之亂”,泛藍群眾在凱達格蘭大道長期抗爭,之後更有三二七集會,根據台灣“國安局”的情蒐顯示,集會有爆發流血衝突的可能,為此,台灣行政院和陳水扁都曾要求軍方介入。 

  據瞭解,行政院舉行治安會議時,行政院高層與“國安局”官員都以“情勢所逼”,要求軍方出動憲兵,配合警方處理群眾狀況,但當時“國防部長”湯曜明在行政院與“國安局”的壓力下卻極力反對,他更進一步在會中發言,表示憲兵祇負責軍事安全部分,群眾事件應由警方處理。因此,三二七當天,除了“總統府”圍籬內可見憲兵駐守外,其他地方都是警力。 

  當時為了防止憲兵遭到來自陳水扁府的強行指派,湯曜明還特別下令,任何一位憲兵必須經他的同意才准調動,據指出,為此“總統府”方面還對湯耀明出現極嚴重的誤解。到最後,湯曜明根據實際狀況,勉強同意憲兵司令部派兩個暫編營進駐博愛特區。 

  李傑無法掌控兵力部署 

  受到“七日之亂”的驚嚇後,台灣軍方在高層授意下,重新調整憲兵的部署與指揮權,這一部分,如今可說幾乎已脫離現任“國防部長”李傑的權力掌控範圍。 

  包括負責官邸與陳水扁府安全的“國防部”警衛大隊,已在去年四月一日移交到憲兵司令部手中,且以周延台北市首都“反斬首”任務的理由,憲兵司令部奉“國防部”核定,首度在台北大直武崗營區增設一個砲兵營,和在中正區等地增設一個裝甲憲兵營,共配置一千六百餘名機動打擊兵力。 

  其中新增的砲兵營是從陸軍、空軍抽調專業砲兵官兵,設置“低空防空飛彈連”、“一二○迫擊砲兵連”、“反裝甲連”等單位,配置能追瞄巡弋飛彈的低空防空雷達,主要針對松山機場、基隆河等可能遭受猝然突擊的目標區進行反制防衛作戰。原本這些部署是針對大陸的猝然突擊而來,但其實,這樣的兵力也可以擋住非憲兵部隊進入台北。 

  此外,一向是由台灣空軍防砲警衛擔任的島內十大軍用機場的警衛任務,也在今年元旦被憲兵接收,近五千位空軍警衛官兵在元旦同時換裝憲兵制服,憲兵同時擴編十個機場憲兵營。 

  這機場憲兵營的主要功用,除了與之前機場警衛一樣之外,更有奉行來自憲兵高層控制各軍用機場基地的作用。機場警衛營長直接聽令於各憲兵指揮部甚至憲兵司令部,等於空軍各基地都被植入一群監軍部隊。 

  另據透露,以往在台北市內的台灣空軍司令部與海軍、聯勤、後備司令部等警衛都是憲兵在擔任,但後來變成由各軍種自行派兵接管各總部大門警衛,目前更有消息指出,要恢復讓憲兵在各總部的大門執勤,這種狀況也頗令軍方內部矚目。 

  憲兵將領築馬其諾防線 

  在重要軍職的部署上,憲兵幫出身的將領目前以現任後備司令余連發馬首是瞻,其嫡系要角包括憲兵二○二指揮官出身的現任陳水扁府侍衛長何雍堅、憲兵司令盧台生、軍情局局長沈世籍,及玉山官邸外衛主任出身、將於七月一日晉升憲兵中將的“國安局”特勤中心副指揮官許立孟。 

  陳水扁將憲兵出身的將領拉在身旁當侍衛長,一旦出事,何雍堅可立即處置近衛與內衛的忠貞部隊;官邸出身的許立孟掌控特勤體系,配合也是陳水扁一手提拔的特勤中心執行長張冬生控制特勤中心的號令,算是為扁築起另一道以中、外衛防身的馬其諾防線。當年出面力挺官邸羅太太濫用特勤士官當下人風波的盧台生,掌控可號令全台兩萬憲兵部隊的兵力,盧台生在首都,甚至擁有兩個具有步、砲、裝戰力的憲兵合成旅﹝台北地區有十個憲兵營,換算成作戰部隊,是兩個具有步兵、砲兵與裝甲兵戰力的聯兵旅實力﹞的指揮兵力。 

  在軍中,余連發、何雍堅、盧台生、沈世籍、許立孟等被軍方內部戲稱為“憲兵保扁五虎將”。 

  最玄妙的是,台軍一片裁減兵員聲中,只有台北憲兵的兵力與戰力有增無減,當初以此反制大陸進攻台北的反斬首部隊,真有人要硬幹,也可能變成陳水扁在“緊急命令”下執行其意志的鐵衛隊。 

  新陳水扁求援 戍外部隊鞭長莫及 

  根據去年底到目前台北的兵力布局來看,台北已擁有兩個完全是憲兵防守的鐵衛部隊;另外,儘管陳水扁親自召見、選任戍守首都外圍的淡海與基隆兩個陸軍衛戍旅──陸軍第176旅、178旅旅長,但這兩個衛戍旅卻因為“憲兵部隊已有足夠兵力防守台北”,而將在明年元旦遭到廢除。 

  目前在林口的台灣海軍陸戰第66旅,於緊急時刻可以經由中山高或省道直衝首都,但未來將移往淡水。以淡水到台北的路程和路況,加上陸戰第66旅的運輸工具都以登陸為主,履帶裝甲的機動能力極差,且配備比憲兵部隊差、人數也少了近半,因此如果台北有事或新陳水扁要搬救兵,陸戰旅要馳援台北恐怕鞭長莫及。 

  陸戰旅要移往淡水,所遺留的林口營區原本要擺放從金門移防回來的陸軍第584裝甲旅,但此案尚未被批定,現在竟然傳出此旅要被降編並消失代號,可能根本沒有回台部署在林口的機會。 

  這種狀況下,假如憲兵護扁心切,新陳水扁能號令最快馳援的部隊是在桃園的陸軍第269楊梅機械化步兵旅與新竹的裝甲第542旅、桃園的第21砲指部、桃園862特戰旅、空騎旅。但這幾個單位的旅長都是新派的,且都是49、50年次的年輕將官,他們是否敢介入政爭而出兵,頗有疑問。 

  整體觀之,台北的憲兵鐵衛隊已成為一支具有接戰實力的部隊,且憲兵將官都與陳水扁關係密切,憲兵總教頭余連發更是挺扁不遺餘力。因此,萬一罷免案通過,想要讓扁政權交棒,護扁的憲兵鐵衛部隊動向,才是影響整個政局的關鍵。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