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泉:三論民進黨向何處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5 11:39:09  


李家泉:民進黨如“本土”而不“棄獨”,將使優勢轉劣勢。
  中評社北京6月15日電(評論員 李家泉)目前的台灣陳水扁政權,面對全島民眾因“第一家庭”和其親信近臣一系列弊案而燃燒起來的熊熊怒火,已處於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這對於民進黨自然也是一個致命性的沖擊。然則民進黨究竟應向何處去?筆者已先後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和《中國評論新聞網》發表過兩次評論,本文算是“三論”了。

  最近我的一位台籍好朋友,在談到民進黨時,不禁感慨地說:“成也‘台獨’,敗也‘台獨’”!這八個字,不覺引起了我內心的一種“共鳴”。陳水扁之所以能在2000年,通過選票從國民黨手中奪得政權,主要是靠打著“清廉”、“民主”、“改革”、“反黑金”等招牌贏得了人心。他們並不是真的要以“台獨”為目標,而不過是想以“台獨”作為與國民黨的一種“區隔”和奪權的“手段”。願望果然實現了。此乃“成也台獨”也!

  願望實現以後,嘗盡了“執政”甜頭。於是頭腦發脹,異想天開,竟然真的要把“台獨”推向實踐。假戲真唱,越演越真,甚至達到走火入魔的程度。包括“3•19”槍擊案在內,民進黨為保權而耍盡花招,一心只想“永續執政,全面執政”。如今在這個“台獨”小朝庭保護下,諸如“台鐵案”、“高捷案”、“禿鷹案”、“炒股案”、“台開案”、“國票案”、“禮券案”等,一個連一個,數也數不清,陳水扁的所謂“一妻、二秘、三師”全捲進去了,貪腐的資金何止百萬、千萬、億萬。民眾憤慨,怒火燃燒,勢不可遏。陳水扁這個“小朝廷”,事實上已處於風雨飄搖和朝不保夕之中。此豈非“敗也‘台獨’”乎?

  在“二論”一文中,筆者曾談到民進黨“棄扁”是“治標”,且並不一定能“保黨”,而“棄獨”才是“治本”和“保黨”的最好辦法。這裡擬再補充以下幾點:

  (一)當年民進黨把“本土”與“台獨”結合在一起,曾經發揮過一定優勢;而如今時移勢轉,條件變了,如能把“本土”和“棄獨”結合起來,作為一個良性政黨,仍可繼續發揮其優勢。如是“本土”而不“棄獨”,將使優勢轉劣勢。

  (二)如能做到上述這一點,兩岸在“一中”原則或“一中”共識下,一定可以在較長一個時段內,建立一個“不統不獨,非統非獨”式的和平穩定和良性互動的關系。

  (三)有了這樣一個和平、穩定的關系,兩岸可以通過交流、接觸、對話,逐步改善關系,包括逐步實施“直航”和“三通”在內,並在此項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兩岸未來的和平統一及其方式問題。

  (四)兩岸“和解”以後,一定可以為島內各政黨和各族群的“和諧”關系創造條件,也一定可以為避免兩岸在國際上的“惡鬥”而共謀“和平”創造條件。 

  如此,民進黨在中國歷史上、在兩岸關系史上,就一定會有其應有的光榮的一頁。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