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時評:寸土寸金不能“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6 09:50:59  


  中評社香港6月16日電/ 北京市已供土地尚未形成實際住房供應的土地面積,佔已出讓住宅用地面積總量的53%,相當于北京市近兩年的房地産用地總量。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貟小蘇透露的這組數據,立即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人民日報就此發表評論說,如今,一邊是全國各地的房價日益高漲,多數普通群衆踏破鐵鞋也買不到自己需要的房子;另一邊是大量建房用地未能及時蓋成商品房幷賣給老百姓。我們雖不能認定這些土地都被閑置著、被囤積著,但肯定有被閑置的,且不在少數。少數開發商所謂“地荒”謠言也由此不攻自破。
 
  文章稱,北京現象幷不是個案,相同的情况也爲數不少。據悉,2004年底全國城鎮規劃範圍內共有閑置土地、空閑地和批而未供的土地將近400萬畝,相當于現有城鎮用地總量的17.8%。城市土地閑置,是資源的極大浪費,是對人民需求的漠視。這種情况值得引起各級地方政府的重視。 

  文章分析,什麽原因造成了土地閑置:一方面,不排除開發商出于投機因素惡意囤積。另一方面,從土地供應到形成實際住房供應中間要經過一系列的程序,比如招拍挂、規劃、審批、拆遷等等,需要一定的時間。對於前者,希望各地有關部門充分貫徹執行國六條的精神,加大對惡意囤積土地的處理,給大家一個清晰的數據,對閑置超期的土地該收回的收回,對違規開發商該罰款的罰款。對於後者,也希望各地政府加快手續的審批,盡量縮短土地從供應到開發所需要的時間,爲市場提供更多的房源。
 
  文章表示, 城市用地寸土寸金。爲加大居民住房供應,各級政府都拿出了寶貴的土地資源,應盡快將這些土地轉爲商品房,使好鋼用在刀刃上。這個環節一旦受阻,那麽增加房源、改善結構、穩定房價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都有可能落空。文章指出,這也需要各地同中央保持一致,高度重視和加强對房地産業的宏觀調控,努力解决或者保障不同層次人群的住房需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