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引發希臘華人賭球熱 華報表憂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8 21:32:29  


雅典華人聚集區某賭球站點。
  中評社香港6月18日電/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日前正在德國如火如荼的展開,雖然說這次世界杯的主角仍是那32支逐隊廝殺的豪強,但是全球數以億計的球迷更是為這屆世界杯增色不少。但是隨著世界杯比賽程度的日益激烈,以比賽勝負為主題的賭球活動也迅速在全球蔓延開來,而這其中就有希臘不少華人的身影。

  雅典唐人街內的一個博彩公司投注站內:

  一位油光滿面的華人從口袋裡掏出厚厚一沓面值50的歐元,從他嘴裡飛出吐沫的數錢聲和睜大幾倍的眼睛看的出,他今天要下重注。果然不出所料,在點完錢後,他操著希臘語和投注點老板低聲說:“阿根廷,5萬。”

  以上只是雅典華人賭球的一個普通鏡頭,它很瘋狂,也很真實地存在於這個城市的許多角落。

  希臘《中希時報》報道,雅典華人唐人街有不少周邊博彩公司投注站,該地區存在大大小小超過20家的投注點,而每家投注點一過下午2點,這兩天前來賭球的賭徒就絡繹不絕,而其中無論是賭徒數量和投注金額方面,華人都是首屈一指的。一位投注站的希臘老板透露,世界杯比賽之前,他這個投注站每天的下注金額最多不會超過2萬歐元,而從世界杯開賽以來,他每天都能接受20萬左右投注額,最多一天的投注額甚至接近50萬歐元,相當以前一個月的投注量。當然這投注額的大幅度上漲自然和華人賭客們的瘋狂下注有關,以這個投注點老板的話來說,每天至少有85%的投注額是被華人所投的。這究竟是悲哀還是歡喜,或是慶賀還是反省?

  賭本身不是一個希奇的得事情,大街上滿是麻將、撲克,來點刺激也是可以理解的。有足球比賽,就有勝平負,幾個好友,相約小賭,也是對足球的愛好所致。雖然說足球沒有國界,但是光為其他國家足球吶喊助威始終讓中國球迷缺了點什麼。當人們手裡頭有了部分剩余的錢,眼裡又看著足球,把錢和足球結合起來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所以說在看世界杯期間適當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買點足球彩票並不是什麼傷風敗俗、有違天理的事,相反還能夠增加球迷觀看比賽的刺激程度。

  但是如果把賭球當成一種賺錢的機遇和生財之道那就大錯特錯了,在希臘華人賭球界中已經有不少這種苗頭出現,部分人在投注站內一擲千金依然面不改色心不跳,甚至有人喊出“賭球賭的好,後三年吃飽”的口號。但博彩公司不是提款機,更不是摟錢的耙子,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是靠一個“賭”字而發家的,而那些所謂的“賭神”、“賭王”以及“賭聖”,相信只能是出現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裡。

  據報道,目前希臘華人的賭球風在一些華人企業員工當中頻率不是很高,而這些華人企業的經營者、老板,往往是賭球界的常客。近來由於希臘經濟的不景氣和在一連串的政府行動打擊下,使得更多的華人賭客想借此機會狠賺一筆,因此在賭球上揮金如土。但是如果投注金額過大,雖然有可能一夜暴富,但也有可能傾家盪產。這就是賭博文化,賭贏了,贏一大筆,輸了就玩兒完了,不考慮後果。這種賭博文化是非常危險的。為什麼?你只要老賭,就會把自己賭光為止。 

  賭博似乎是希臘這個華人新移民社區的一個突出的現象,為追求更好生活而來希臘的部分華人,長時間的工作加上對文化、社會的尚未適應,“賭”似乎成為他們另一個宣泄情緒、打發時間的娛樂。從一些社團不斷傳出的麻將聲,到絡繹於途的賭場巴士,再到世界杯賭球的蜂蜜,都反映了移民生活的一個側面。但而大多數人也並未有意識的去劃分“小賭怡情”和“大賭亂性”之間的界限,一個“賭”字曾讓不少人葬送了前程。

  一位老移民感嘆到:“新移民漂泊異鄉 ,小賭沖淡寂寞,懷夢想來淘金,生活艱辛能撐過,感情匱乏無處解,無奈賭博混時間。”


    相關專題: 2006德國世界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