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錫堂:兩岸開放四項專案包機的局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9 16:58:23  


潘錫堂:兩岸開放四項專案包機,在低迷的兩岸氛圍中邁開一小步。
  中評社香港6月19日(作者 潘錫堂)兩岸日前同步宣佈,同意先行實施具有共識的四項專案包機:“節日客運包機機制化”、“專案貨運包機”、“緊急醫療包機”和“特定人道包機”。此舉雖距離民眾的需要與主流民意仍有相當的落差,惟能在低迷的兩岸氛圍中邁開一小步,亦可稍具緩解的作用。

  首先就發布的時機而論。據悉,兩岸早在五月底即已達成共識,為何延遲至台灣政局動盪敏感時刻的當下才發布,北京的考量為:一、在泛藍立委的強勢運作下,立院臨時會將“直航條款”排入議程,一旦直航條款通過,則通航與否的壓力將全部湧向中國大陸;二、陳水扁藉與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會面重申“四不”,獲致美國國務院的善意回應,也對中國大陸產生一定的壓力,勢必有所回應,適度釋出善意;三、北京植基於對台工作的宣傳需要,藉著履行對台灣人民的承諾,用以落實“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已不考量“是否做好球給扁當局”問題。

  至於對台北而言,此時宣佈四項專案包機,亦難掩有為陳水扁與蘇貞昌“做政績”、“趕進度”的政治考量,一來體現陳水扁既非虛位也無“跛腳”,二則證明蘇貞昌側重兩岸經貿的“有效開放”,是兩岸事務的務實開明派,俾利於令人耳目一新及累積參選二○○八的能量。

  其次,就四項專案包機的內容而論。由於在客運包機的周末化、常態化與貨運包機便捷化的兩岸協商上,雙方意見分歧,因此只能先達成局部的開放四項專案包機。陸委會考量客運包機常態化會造成人流更嚴重向大陸單向傾斜現象,因此將客運包機之周末化、常態化與開放大陸居民來台觀光相互掛勾,惟由於兩岸有關協商開放觀光的對口單位名稱尚未達成共識,因此先從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四個節日包機做起,循序漸進。

  然而,台商普通都希望能實現包機周末化,才能解決大量台胞往返兩岸交通的根本問題。吾人期盼,客運包機在四個節日基礎上,能加速擴大到台灣與大陸的連續假期(如五一、十一“黃金週”),甚至再擴大到包機的周末化,從而完成常態化,並為直航鋪路。

  最後,貨運包機經過兩岸協商變成“專案貨運包機”,只能載運已到大陸投資設廠台商的特殊需求機械設備、器材和零件,形式上看,貨運包機是開放了一點,但事實上,不開放產品或半產品在兩岸的直航運輸,對台商毫無實際效用。(作者是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