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天下 台灣夫妻“畫”從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25 10:40:04  


台灣夫妻檔張志成、陳綾蕙,在北京開畫廊打天下。
七九八已成為北京有名的地標之一,老外喜歡到此來場藝術洗禮。
  中評社香港6月25日電/北京“七九八”內第一對台灣夫妻檔張志成、陳綾蕙,去年開了帝門藝術中心,總經理太太負責畫廊業務,畫家先生創作,雙雙在北京打天下。帝門目前正大興土木,擴建原來的畫廊。

  台灣畫廊 紛紛前進大陸

  聯合報報道,台灣畫廊外移大陸的趨勢愈來愈盛,“帝門在七九八的開幕展來了一千多人,平常的展覽也有四、五百人來看,但台北帝門的展覽,有一百人賞光就不錯了”,陳綾蕙解釋兩岸帝門的差異,也感嘆大陸藝術市場後來居上。

  她形容,台灣的藝術市場曾有過大好光景,是在二○○○年前的十年間,那時候國際買家不斷,藝術氣氛、環境都好,有舞台、有掌聲;但二○○○年後,市場變差,每下愈況,“就好像是唱老歌的歌星,突然被遺忘”。她感嘆,文化藝術市場興衰與經濟、社會都有關。

  大陸經濟崛起,帶動藝術市場的興盛,這兩年國際藝術買家大批到大陸找作品,僅北京七九八,就成為各國藝廊“八方雲集”之處,國際視野在這交會,畫家出頭的機會也多。反觀台灣,藝術市場盛況不復以往,畫家出頭的機會也大幅減少,“以前活動多,現在變少了,創作也減少,畫家們心中充滿焦慮”,張志成形容台灣的畫壇。礙於現實,去年他在七九八租了間畫室,與陳綾蕙過著“夫唱婦隨”的日子。

  西方買家 看好大陸市場

  張志成認為,台灣當代藝術畫得這麼好,這麼和諧,但是很難有國際市場,大陸則不同。台灣的藝術源於西方訓練,畫家即使畫得再好,西方市場仍認為你是他的徒子徒孫,難占有一席之地。但大陸不同,思維、創作方式都不同於西方國家,而且夠大,西方在看亞洲當代藝術時,會把視野停在這兒,加上經濟發展,西方買家看準大陸藝術市場潛力,不希望大陸在當代藝術領域缺席。

  台灣藝術品 缺少主體性

  張志成指出,台灣沒有夠強的國際藝術市場作品,缺乏一種強大、有別於西方的文化主體性,但大陸有這項優勢。雖然大陸藝術創作這幾年才較開放,仍有政治的禁忌,但是文化主體性的強項,墊高它未來發展的地位。

  不過,在大陸經營畫廊,必須面對官方對畫廊經營的限制,包括課稅過高等,以及各國畫廊紛紛進入,還有大陸畫廊參與,競爭愈來愈激烈。陳綾蕙認為,畫廊必須經營出自己的特色,否則很難有成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