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集中于能源行業的警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5 07:03:43  


  中評社香港7月5日電/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表示,當前工業品出廠價與其原材料購進價增幅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導致企業成本增加了1000多億元,絕大多數企業處在微利、虧損的邊緣。

  燕趙都市報發表評論文章說,邱曉華用“剪刀差”一詞來概述企業增收難問題: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祗有2.6%,遠低於工業原材料購進價格5.9%的增幅,這導致企業成本增加了1000多億元。儘管前5個月全國企業利潤增幅達25.5%,但80%以上的新增利潤集中在石油、電力、煤炭、有色金屬等五大行業,其他30多個行業祗分享了不到20%的利潤,這說明絕大多數企業其實是處在微利、虧損的邊緣。 

  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在自由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各行業的利潤是趨于平均化的。中國却出現了似乎有悖經濟學常識的現象:能源行業獨佔80%的新增利潤,其他30多個行業祗分享不到20%的利潤。同爲企業,利潤爲何有如此霄壤之別?實際上,巨大利潤落差的背後,既不是其經營者的素質或努力程度不同,也不是它們的行業性質不同,更不是它們的運氣不同,直截了當說,關鍵在於它們壟斷與否。 

  衆所週知,石油、電力這些能源行業都是壟斷企業,而壟斷行業的一大特點是,有著强大的産品定價權,能够向賣方,也就是下游企業開出高價。這些壟斷巨頭掌控國家重要資源,背靠公權撑腰,幾乎可以隨心所欲地爲産品貼上自己滿意的價格標韱。那些不具備壟斷資格的下游企業則處境艱難,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它們無法像上游壟斷企業那樣提高出廠價格,這就是工業品出廠價格形成剪刀差的主要原因,也是企業增收難的主要原因。 

  文章指出, 80%多企業新增利潤集中于能源行業是個警示信號。它告訴我們,大型國有企業對能源的壟斷,正在像龐大的抽水機一樣源源不斷地抽干全社會的利潤。其實,這樣的警示已經多次出現了。近年來,公衆一次又一次地看到這樣的報道,“壟斷行業收入高於其他行業10倍”,“壟斷行業普遍存在福利腐敗”,“當前貧富差距拉大源自腐敗和壟斷”。 

  文章稱,這樣的增長讓老百姓和下游企業爲節節上漲的油價、氣價、電價埋單。壟斷行業的利潤越多,全社會的負擔就越爲沉重,這種利潤增長,與飲鴆止渴又有什麽區別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