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布什中東政策面臨風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31 11:26:35  


  中評社香港7月31日電/以色列與黎巴嫩的戰火雖尚未擴及其他國家,美國學者費德曼(Noah Feldman)認為,布什政府應該檢討中東政策。黎巴嫩真主黨透過民主選舉已進入政府,而以黎戰火是中東地區民主化進程的第一個風暴,如果美國持續推動其目前的中東政策,就要準備面對更多的風暴。

  紐約大學法學教授費德曼在《紐約時報》發表的分析「選票與子彈」(Ballots and Bullets)指出,幾個星期前哈馬斯及真主黨武裝份子綁架兩名以色列士兵,以色列政府其實可以按捺住,避免引發造成以色列、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人重大傷亡的衝突。從戰略上理性的考量,不要讓綁架份子引起太大的注意,可能反而會讓他們無計可施。

  費德曼認為,以色列的領導人卻沒有選擇這麼做,因為他們要面對選民,而選民能忍受戰爭帶來的死亡,卻不能容忍政府忽視士兵被綁架。

  以色列原本是中東地區唯一的民主政治。不過,自從美國以推動民主化作為主要的中東政策,黎巴嫩及巴勒斯坦也開始進行民主選舉,而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的極端份子及毫不諱言會以武力對付以色列的武裝份子也登堂入室成為國會及政府的成員。

  費德曼指出,阿拉伯式的民主化讓哈瑪斯及真主黨成為參與政治及自擁重兵的雙重結構的組織。以伊拉克為例,「伊斯蘭革命最高委員會」及 Moqtada al-SadrMovement 都在政府中有相當的份量,可是,他們的武裝游擊隊也並沒有解散。

  真主黨也擁有不受政府控管的武力,同時又經由民主程序參與黎巴嫩政府。在這種情況之下,它的暴力行為到底和政府有關還是無關政府,就很難釐清。費德曼指出,以色列的做法似乎是對黎巴嫩開戰,它攻擊的目標還包括黎巴嫩的空軍基地及貝魯特的國際機場,但是,敵意行為是出自真主黨,並非黎巴嫩政府。

  推動中東的民主化原本是希望這個地區能和平轉化,但是,巴勒斯坦與黎巴嫩的什葉派支持這些伊斯蘭極端份子,也等於支持他們的政治訴求及暴力傾向。哈瑪斯及真主黨的政治人物一旦掌權,也許會脫離暴力,至少不應發動暴力行為,讓人民信任他們能治理國家。可是,現在的情況卻顯示,他們並未走向這條路。

  費德曼認為,被選出的伊斯蘭極端份子似乎想藉由衝突來昇高民間對以色列的憤恨,而以色列卻要讓支持哈瑪斯及真主黨的人民知道他們會付出的代價。就以色列的觀點,他們打擊的對象不再是非關國家的恐怖份子,而是以色列與這些追求(或是包容)暴力政策的國家之間的戰爭。

  他指出,摧毀黎巴嫩稍有起色的繁榮可能引發新的仇恨。炮火下的巴勒斯坦在最近幾年變得更極端。哈瑪斯及真主黨可能引爆這一波的戰火,可是,對黎巴嫩城市及部隊的轟炸卻來自以色列。

  費德曼指出,布什政府曾視黎巴嫩為民主化的成功事例。美國也採取少干預的政策。但是,民主選舉可能讓真主黨在政府有相當的份量,而它與伊朗及敘利亞之間仍有緊密的關係。以色列與加薩和黎巴嫩之間的戰火暴露出布什政府的政策面對重大考驗。

  中東的衝突讓伊朗獲利,因為哈瑪斯與真主黨知道,只要情況對伊朗有利,德黑蘭就會繼續積極支持。美國部隊在伊拉克已窮於應付武裝游擊隊,如果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武裝份子加入,動亂局面會讓美國更難應付。

  費德曼認為,哈瑪斯及真主黨透過民主選舉追求在政府的影響力,同時仍繼續其暴力行為。中東的政治面臨一個轉折點。推動民主政治要讓人民真正體認到,他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