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施明德選址二二八誓師,別有意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6 12:23:54  


  中評社香港8月16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說,七月二十六日,“親綠學者”在馬場町紀念公園舉行他們第二次的促扁辭職記者會;八月十二日,施明德則在二二八紀念公園誓師倒扁。今後,二二八及馬場町能否因此具有新的意義,或更準確地說,能否回復其原本的意義?

  社論說,施明德選在二二八公園誓師,除了表現他自己的政治傳承外,似亦在嘗試還原二二八的原本意義。二二八的內涵,遠比一般所知者複雜;但歸根究柢,論其本質,則是“被治者”對貪腐不義的“統治者”的反抗行動。 

  施明德無疑是二二八精神的傳承者,常謂他參與並領導反國民黨政權的行動,皆是“受二二八英靈的感召”。如今施明德在二二八紀念公園,誓師反抗貪腐不義的統治者陳水扁;對於施明德來說,這也是二二八精神的傳承,同樣是二二八英靈的感召。

  對於施明德而言,二二八的精神就是人民反抗貪腐窳政的精神。二二八精神若只是反抗某一貪腐不義的統治者,卻去擁戴另一個貪腐不義的統治者,那就背離了它的本質與初衷,也就一定不是真正的二二八精神。 

  過去,民進黨號召人民對抗貪腐不義的國民黨政權,這是二二八精神;如今,人民相率對抗貪腐不義的統治者陳水扁,這亦是二二八精神。

  社論指出,施明德自認他永遠秉持著與被治者站在一起的二二八精神;相對之下,陳水扁卻成了二二八精神的背叛者,亦即成了二二八精神所聲討的貪腐不義的統治者。 

  社論認為,“親綠學者”選擇在“白色恐怖”時代的政治犯刑場馬場町發言,亦有其意識形態上的意義。馬場町在政治象徵意義上較二二八更為多元,被槍決者以“外省人”居絕對多數,其中不乏因主張民主獲罪者,也有冤錯假案,唯甚至亦有真正的“匪諜”在內;然而,馬場町如今亦成了“被治者反抗不義統治者”的政治碑誌。 

  馬場町的精神,就是人民本位的精神,就是“反白色恐怖統治”的精神。就某種角度而言,馬場町精神亦是在受治者反抗統治者的歷史過程中,將二二八以“本省人”為主體的政治受害者角色,及以“本省人”為主體的民主抗爭者角色,也給了“外省人”一個席位。 

  社論又指出,施明德在二二八公園倒扁,與“親綠學者”在馬場町籲扁下台,皆是回到了人民的本位。他們均曾站在人民的立場反抗國民黨政權的貪腐不義,如今又站在人民的立場反抗統治者陳水扁的貪腐不義。這才是真正的人民本位,真正的受治者本位,真正的民主本位!

  陳儀當年的貪腐不義,畢竟有一個戰亂的背景;陳水扁卻在台灣承平六十年及實行真正的民主政治十七年後,居然亦貪腐不義至此地步。相較而言,陳水扁可謂較陳儀還不可饒恕;然則,倘若台灣人曾反抗貪腐不義的陳儀,難道能擁戴貪腐不義的陳水扁? 

  民進黨在野之時,宣揚二二八精神,號召受治者反抗貪腐不義的統治者;如今,民進黨成為統治者,自己竟亦變本加厲地貪腐不義,卻操弄二二八情結,作為分化受治者的利器。二二八精神,遂由受治者反抗統治者的武器,一變而成統治者分化受治者的工具。 

  如今,施明德與親綠學者,正在嘗試恢復二二八及馬場町的根本意義;還原其“受治者對抗不義統治者”的本來面目,不論那統治者是誰,是國民黨,或民進黨!是陳儀,還是陳水扁! 

  畢竟,台灣要繼續走下去。二二八精神不應再只是二二八受難家屬的復仇精神,而應是世世代代台灣人共同對抗貪腐不義的統治者的真正民主精神! 


    相關專題: 施明德倒扁 來自深綠的最大呐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