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陳水扁就如科學怪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7 10:00:50  


  中評社香港8月17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每日時評”發表題為“科學怪人”的評論文章,指出沒有比龍應台用科學怪人來形容陳水扁更為傳神的了。

  文章指出,科學怪人其實是英國作家雪萊女士在小說《法蘭科斯坦》裡創造出的人物。小說的主人公法蘭科斯坦熱愛科學,透過不懈地研究及實驗,終於有一天讓他奇蹟地造出一個有生命的物體。法蘭科斯坦用屍體製造出來一個有著人形的“怪物”,因為樣子太醜怪,不但遭到創造者的唾棄,更難被常人所接受,後來這個怪物只好獨自逃亡,但他對賦予他生命的“父親”感到極度的痛恨,為了報復,他接二連三地幹出許多可怕的事情,進而導致一系列的災難,而他自己最後也踏上了自我滅亡之途。

  至於比喻陳水扁是科學怪人,是因為民主之於台灣人,就像科學之於19世紀的英國人般;在解嚴後迫切渴望推行民主自由的台灣,因衝得太快,以致發明出像陳水扁這樣的一個怪物。

  文章表示,回頭看雪萊女士時期的英國,自然科學剛剛興盛,並有逐漸取代宗教主宰社會的趨勢,但仍有很多人對科學凌駕傳統宗教與道德的這一概念持疑。雪萊女士於是把當時社會上有人對科學的一股腦兒的瘋狂崇拜,作了深刻的描繪,藉以表達她對科學任意操控自然的深刻不安。

  不過,事實證明,科學思想終究還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數百年來,經過人們不懈地努力,即使是不斷地實驗不斷地失敗,科學思想終究取得了今天不敗的地位。

  相比下,民主的起源雖然比科學久遠,但因為國家、社會、民族不斷地因時因地變動,民主之路一路走來一直都多災多難。

  今天台灣人民一手創造了陳水扁,即使他像科學怪人般現在無人可以收服得了,但最後還是會因被社會摒棄,不得不走上自我毀滅之途。

  文章最後指出,一無是處的科學成品,就是失敗的作品,作品失敗了沒關係,因為只要(追求民主)精神不死,仍可以繼續追求繼續創造,總會有成功的一天,至於“滿腹怨恨”的科學怪人,只不過是在取得真正成功之前的一次失敗的實驗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