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錫堂:施明德發起的百萬人倒扁運動,與陳水扁已進入短兵相接階段。 |
中評社香港8月30日電(作者 潘錫堂)台灣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發起的百萬人倒扁運動,與陳水扁已進入短兵相接階段。就在這個節骨眼,“總統府”表示,陳水扁九月三日出訪南太平洋兩國已定案,確定首站抵達帕琉,之後再訪瑙魯,期間將過境關島,預計六日返台。倒扁陣營為避免陳水扁藉出訪迴避下台壓力,發動靜坐的時間延至九月九日,務必使陳水扁親自面對。
百萬人民倒扁動募款日前已達一億零九百多萬元台幣,預估參與人數已超過百萬人門檻。進駐“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的靜坐抗議早已箭在弦上,蓄勢待發,台灣政情緊繃,朝野與全民均嚴陣以待,就在這個緊要關頭,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臨時取消原擬九月底出訪南韓與蒙古共和國行程,將坐鎮台北因應情勢的發展。而前領導人李登輝九月中旬訪日行程也生變,據研判與近來台聯黨下達李登輝指示“暫不批扁、不反扁”有關,因此李選擇留在島內觀察事變而非傳聞的健康因素。然而,陳水扁卻在倒扁風暴風起雲湧之際,堅持出訪兩個南太邦交國,無怪乎,此舉的正當性飽受各方強烈質疑。
儘管台灣“總統府”與“外交部”強調陳水扁九月上旬外交出訪,早已於數月前預定,宣稱此行除先訪帕琉,與南太六國舉行雙邊或多邊會議,再訪“復交”不久的瑙魯,對於鞏固邦誼及拓展國際空間,頗有助益。然而,陳水扁此行的時機與動機,卻不乏諸多啟人疑竇之處,包括:
一、意圖遠離倒扁靜坐風暴之居心,十分明顯:一個口口聲聲把“傾聽民意”掛在嘴邊的民選領導人,卻無視至少百萬人民的聲音而堅持三日的出訪行程,即使與六國開“高峰”論壇十分重要,亦可指派呂秀蓮或蘇貞昌代表參加;
二、府方有意切割倒扁靜坐的氣勢與連貫性;府方一拖再拖才宣布扁出訪日期,迫使倒扁陣營遲未確定靜坐動員時程,避免過早靜坐而應該回應群眾訴求的人不在島內,若等扁返台再動員又擔心倒扁氣勢由盛轉衰;
三、扁意圖藉出訪模糊焦點化解下台危機:一方面可宣稱拼“外交”、締造政績,再方面也有意藉過境關島,炮製美方支持陳水扁的假象,尤其扁更可重施“出口轉內銷”故伎,邀集隨團媒體運用其“只能聽、不能問”的手法,集中火力單向地批判“倒扁靜坐”。
肇者認為,陳水扁此趟外交出訪的時機,毫無適當性可言,其意圖藉機迴避,至少百萬人民的聲音與抗議,堪稱不是一個有擔當的領導人,更何況,美國提供扁過境僅是基於方便與舒適之慣例,根本與是否支持扁無關。因此,陳水最好不要在這敏感時刻出訪,應留在島內傾聽人民的聲音。(作者為 台灣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