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憂讒畏譏 民進黨沒救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02 15:44:49  


  中評社香港9月2日電/台灣聯合報今天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倒扁靜坐已經進入測試階段,民進黨沒能回應廣大的社會壓力,反倒對黨內祭出黨紀,禁止黨員炮口對內或攻訐黨中央。從鞏固領導中心到一言堂政策,民進黨的創黨價值,在“後扁”時期不知還剩什麼?

  文章說,眼看倒扁靜坐就要展開,面對這股強大民意,民進黨不但沒有虛心認錯的具體作為,過去這段時間還屢以施明德為標靶,好像把他鬥臭、鬥倒,就可以降低倒扁的正當性。

  打前鋒的民進黨立委,從公布施明德當年入獄的“求饒信”、“求饒衣”,到質疑他可能接受陳由豪資助的“不義之財”,一再向大眾揭發“你所不知道的施明德”,確實讓人眼花撩亂。然而,這些指控非但沒有擊中施明德的要害,無情的“鞭施”,反而自曝部分民進黨人士卑劣的心態,套句前立委段宜康的話,在這當中,他看到“人性最醜陋的一面”。

  不過,那些跳出來批評施明德的立委,畢竟不是外界印象中的民進黨主流,真正令人駭異的,莫過於民進黨主席游錫堃說的那句“道德訴求是人治、封建的觀念”;而他爆料說施明德曾經“求官”,不但自取其辱,更讓良知尚存的民進黨人士“羞愧得無以復加”。

  文章指出,就在民進黨要沉淪時,還有一些不憂讒畏譏的人,敢於發聲。若不是李文忠、段宜康、林樹山等人擔心民進黨一味打施,反而會“傷了施明德,更傷民進黨”,勇敢提出諍言,現在可能還是一片腥風血雨。

  不過,民進黨的可悲,正是在有人發出不同聲音之後,馬上就被貼上派系鬥爭的標籤,或者寧可約束黨內的反省聲浪,而讓最該檢討的黨內重要幹部繼續大放厥詞。在這樣的關頭,民進黨如果還只見秋毫、不見輿薪,不但“很沒水準”,而且可能根本“沒救了”。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