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中國金融業開放仍是個長期過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04 16:15:51  


  中評社廣州9月4日電/在日前開幕的“2006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文化周”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兼上海總部主任項俊波表示,如果一國的金融業開放程度與經濟發展所處階段不相適應,那麼金融業過快、過大的開放將會增加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引發金融危機,並給世界經濟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甚至沉重打擊。在當前國內經濟存在產業結構失衡、融資渠道仍不完善等諸多問題的情況下,中國金融業的改革開放仍將是一個長期、艱巨的過程。

  據中國證券報道,項俊波同時指出,中國經濟的發展得益于金融業的改革開放,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提高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體量,將始終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策。目前,中國已經按照加入世貿組織的協議,按時甚至部分提前兌現了金融業的開放承諾。

  項俊波認為,現階段中國仍然是資本相對稀缺的國家,資本成本比較高,由於市場化的資金和資產定價機制還沒有完全形成,利率不能真實反映資金的成本,結果導致資源得不到優化配置,使經濟增長的不平衡進一步加劇。目前,儘管中國已經有了包括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在內的各種各樣金融市場,但各市場之間大多還處在割裂狀態,資金不能在多個市場間自由順暢的流動,從而影響了金融市場資金配置的效率。因此他建議,應當對金融市場的發展進行統一的規劃,研究各類金融市場的聯動發展關係,促進金融基礎產品市場與金融衍生產品市場、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外匯市場與本幣市場等各類市場之間的協調發展。 

  項俊波同時透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國際金融中心在本質上承擔的是金融中介職能,起著資源配置的樞紐作用,能夠將借貸、證券、保險、外匯等金融市場交匯於一體,具有較高的市場靈敏度,起到資金的集中和擴散功能,同時還是金融機構和金融信息的聚集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