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明德喊話:民進黨的高華德,站出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08 11:55:00  


  中評社香港9月8日電/台灣百萬人反貪腐運動倒數計時,活動總指揮施明德昨天公開喊話全民站出來反貪腐,他也呼籲民進黨內清流學習美國水門案,必須像當年美國參議員高華德要求同黨總統尼克松下台,“期待民進黨內的高華德先生、高華德女士站出來。” 

  中國時報報道,施明德說,美國水門案爆發後,參院雖尚未議決對尼克松的彈劾案,同屬共和黨的高華德就告訴尼克松,不必等到彈劾案確定,就該下來。施明德說,民進黨內清流這段時間不得已選擇沈默,但最後應該學習高華德的精神。 

  百萬人倒扁總部昨天在各大報刊登廣告發布全台動員令,廣告中的月餅包著“倒扁反貪腐,九月九日凱達格蘭大道見!”字條,呼籲全民反貪腐。這個構想源自六百年前朱元璋靠著月餅推翻元朝執政,希望人民推翻執政者的歷史劇碼能夠重新上演。 

  總部昨天在國際記者會上也發給每位記者一盒月餅,裡頭有蓮蓉和抹茶麻糬口味,各藏著一張紙條,上面用中英文寫著:“九月九日反貪腐,凱達格蘭大道見”,同時配合倒扁手勢,非常國際化,也讓國外記者感受台灣特殊民情習俗。 

  總部發言人張富忠也說,九月九日的靜坐消息社會已經普遍皆知,動員令在扁貪瀆開始就已經發出了,現在只是作出更明顯昭告的動作。 

  施明德提出此次靜坐運動的三大意義。他說,任期不能成為“元首”與行政官保障,陳水扁統在出現嚴重瑕疵下,就不能以任期做為保障,假如因為有任期制,就能為所欲為,就不是人民期待的民主。“完整的民主應建立於做得好才有任期保障,但做不好也不能以任期為由拒絕撤換。” 

  施明德也說,活動第二個意義就是促進族群和解,尤其戒嚴時期的台灣人民彼此猜忌、不安,解嚴後政治掛帥,政治人物為了當選不擇手段,造成社會撕裂、族群對立,這次終於找到不分族群、階級、年齡,可共同打拚的方向,促成台灣的大和解,成為真正保台愛台的力量。 

  他也強調,台灣公民社會的價值已經被破壞,承諾、榮譽、責任、包容、禮義廉恥,對政治人物都變得不重要,政黨提名候選人只問是否當選,但不求品格、承擔國家的責任與能力,此次靜坐更可以讓台灣社會核心價值重新建構,將來老師可以教學生,長官可作為部屬的典範。 

  活動執行副總指揮簡錫瑎說,這是一場意志力的對決,希望人民能加入多一點熱情,不站出來,就會成為縱容貪腐。 

  他也希望參與靜坐的民眾有紀律、遵守規定,遵守“和平、非暴力”的原則,不要帶任何旗幟與其他目的,否則總部隨時都可以要求不願配合活動宗旨的民眾離開。 

  施明德表示,任何貪腐者都只是“虛有其表”的意志,當與人民對抗時,自然就會瓦解,人民一定會勝利,人民是國家道德最後的裁判者。他也說,台灣只有一個,台灣人民也只有一顆心,不管陳水扁走到哪裡,他都會聽到台灣人民反貪腐的心聲。 

  施明德並喊話說,九月九日是歷史性的一刻,不論有無登記座位,有無紅衣、紅帽都來參加,“歡迎各位,凱達格蘭大道見”。 

  另據東森新聞報道,倒扁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發動倒扁活動的施明德呼籲民進黨內的清流學習美國參議員高華德的精神。當年高華德以德高望重的政治地位,在水門案爆發後勸退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以挽救共和黨的聲譽。 

  1972年十月,震驚全世界的水門事件爆發,當時共和黨籍的總統尼克松地位岌岌可危,曾經在1968年總統選舉中支持尼克松的共和黨大老、亞歷桑納州參議員高華德在此刻改變態度,大力抨擊尼克松。 

  高華德批評尼克松是他一生中所見過最不誠實的人,尼克松不僅欺騙了自己的太太,家人,朋友與國會同事,也欺騙自己政黨的黨員,全美國與全世界的人民。 

  經過國會的調查及輿論的壓力,尼克松在1974年8月9日宣佈辭去總統一職,不過他的主動辭職,除了輿論之外,高華德勸退發揮了關鍵性因素。1974年8月7日高華德及共和黨參眾兩院領袖聯袂前往白宮,對尼克松表達無法繼續支持他的立場,讓尼克松了解到,此刻已經眾叛親離,只好黯然下台。 

  高華德在水門案後不僅反對繼任的福特總統特赦尼克松,甚至連尼克松的葬禮也拒絕參加,展現了嫉惡如仇的性格。 


    相關專題: 施明德倒扁 來自深綠的最大呐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