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陳水扁會否下台,就在十二月九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0 09:00:57  


  中評社香港9月10日電/台灣“百萬人反貪腐運動”昨日登場。從戰略高度看,自昨天九月九日靜坐集會啟動日,至十二月九日北高選舉投票日,儼然可見一條貫通首尾、因果呼應的戰鬥主軸。

  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說,此次運動的目標是“倒扁”,但一般認為不易實現,原因是陳水扁始終負嵎頑抗,表明無論如何不下台。然而,“倒扁”其實亦未必是對陳水扁最嚴厲的懲罰,真正最嚴厲的懲罰是將陳水扁及其共犯結構民進黨凌遲至二○○八年,然後使之共趨覆亡,負起罪有應得的政治責任。

  社論說,十二月九日的北高選舉,將是一個階段性的轉折點。倘若民進黨在年底的北高選舉大敗,則就反貪倒扁者的戰略抉擇來看,屆時反而不應再促陳水扁下台;因為,只要陳水扁仍繼續留在檯面上,民進黨必將內訌加劇,外患升高,也就絕無可能贏得二○○七的立委選舉與二○○八的“總統”大選。到那個時候,對於反貪倒扁者來說,陳水扁下了台,民進黨垮了台,不啻是加倍放大了勝利的果實。 

  其實,倘若“倒扁”成功,陳水扁下了台,民進黨即可能有重獲新生的機會;如今,陳水扁卻挾持了民進黨,既是命運共同體,又是共犯結構,民進黨甩不掉陳水扁,就只能與陳水扁一起凌遲至死。也就是說,就政治大勢來看,陳水扁不下台,受害最大的毋寧是民進黨。 

  社論表示,倘若此一看法是正確的,則這次“反貪腐運動”的真正“戰略”目標,應是“倒民進黨”,亦即是在徹底懲罰民進黨這個共犯結構,而不只是“倒扁”;“倒扁”反而只是一個“戰術”動作而已。如果陳水扁不下台更有利於拖垮整個民進黨,那麼,何必一定要“倒扁”? 

  社論認為,就現今情勢言,民進黨的北高選舉並不看好,而此次“反貪腐運動”更有使民進黨的北高選情益趨困難的作用;只要能貫通“九月九至十二月九”這一條戰線的首尾因果,使民進黨在北高選舉大敗,“反貪倒扁”也就獲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其實,過了“十二月九”,民進黨若在北高大敗,就情理而言,“倒扁”的主力必將轉移至民進黨內部;但倘若屆時民進黨仍不能與陳水扁切割,則如今的倒扁運動反而應當改弦易轍,在“戰術”上繼續倒扁,但在“戰略”上卻應留住陳水扁,然後讓背著陳水扁這只大包袱的民進黨,在二○○七年立委選舉及二○○八年“總統”大選中徹底覆敗。 

  社論分析,倘若民進黨不見棺材不掉淚,則這次反貪倒扁應有兩種戰略思考:一、這可能是一場長期抗戰,至少要有延續到十二月九日的準備;二、這更是議題戰,須在“九月九至十二月九”的戰線中,使“反貪倒扁”的議題維持“保溫”狀態,在媒體上爭取篇幅及注目的優勢,取代選舉議題,凌駕選舉議題,則民進黨在選舉中即不能發展新議題,難以提出新願景,最後必將被“反扁/挺扁”的“單一議題”壓垮而淹沒。 

  民進黨應當注意,對民進黨而言,最壞的情勢是:倒扁風潮沒完沒了,一波下去,一波又起,但陳水扁硬是不下台,情勢僵持不下。反貪倒扁運動者亦應當注意,對該運動而言,最好的情勢也是:倒扁風潮沒完沒了,一波下去,一波又起,但陳水扁硬是不下台,情勢僵持不下。也就是說:倒扁運動不怕長期消耗戰,反而是民進黨應估量其停損點。 

  只要陳水扁不下台,倒扁議題就有延續性,亦有正當性。反貪腐運動的主要戰略就是:維持反貪倒扁議題的優勢,在未來三個月間,使倒扁熱,選舉冷。如今距十二月九日北高選舉,僅三個月而已,但競選活動被倒扁議題悶住,根本發不出聲音;倘若至十月、十一月階段,反扁/挺扁議題仍不下檔,甚至愈演愈熾,竟成了選舉期間的單一議題或主要議題,那麼民進黨這場選舉大概也就不必選了。 

  社論認為,民進黨如果過不了十二月九日北高選舉這一關,恐怕就一定過不了明年底立委選舉及後年三月“總統”大選那兩關。待民進黨輸掉十二月九日北高這一戰,再往前看又知必將輸掉立委選舉及“總統”選舉那兩戰,才會知道究竟應“毀黨保扁”或“棄扁保黨”!

  北高選舉將在十二月九日下午四時截止投票。施明德說:“靜坐最久到二○○八年五月二十日下午。”其實,不妨先坐到十二月九日下午四時再說。

  若有坐到十二月九日的決心,陳水扁亦有可能在十二月九日以前就已下台! 


    相關專題: 施明德倒扁 來自深綠的最大呐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