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的聲音:嶺南伊斯蘭教發展小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2 10:35:32  


廣州懷聖清真寺
穆斯林在廣州懷聖寺大殿主麻日聚禮
  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以廣州一地為最早川寸為隋唐時期。其時,因廣州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港口,外商雲集,尤以波斯、大食商人為多。波斯、大食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就是由這些商人傳入廣州的。

  關於伊斯蘭教傳入廣州之確切年份,有幾種說法:一說為隋開皇年間。《明史》卷三三二:“隋開皇中,其國撒哈八撒阿的斡葛思,始傳其教入中國。”福建泉州《重立清淨寺碑》:“隋開皇七年,有撒哈八撒阿的斡葛思者,自大食航海至廣,方建禮拜寺于廣州,賜號懷聖。”清金天柱《清真釋疑補輯》、定州《重建禮拜寺記》亦有同樣之記載。一說為唐武德中。明何喬遠《閩書》卷七載,伊斯蘭教之始創者穆罕默德,“門徒有大賢四人,唐武德中來朝,遂傳教中國。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四賢傳教泉州”,此外,還有貞觀二年和永徽二年之說。但從各方面文獻記載來看,至少于唐初,伊斯蘭教已傳入廣州。

  由於廣州為外國商人群集貿易之地,番人居留最為眾多,故伊斯蘭教以廣州一地最盛。據《新唐書.李勉傳》載,其時,外國商船來廣州貿易,最盛時一年達四千餘艘。《舊唐書.肅宗紀》載:“乾元元年九月......癸巳,廣州奏大食國波斯國兵眾攻城,刺史韋利見,棄城而遁。”其勢力足以逼走刺史,可見當時前來廣州之大食、波斯人之多。而因經商在廣州長住或落籍的阿拉伯人更不在少數。具體人數史籍無考,唐乾符五年(878年)來游中國的阿布賽德哈散在其遊記中記,唐末黃巢攻陷廣州府時,屠殺外國人,“因商而來之回教徒、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共十二萬人,無能倖免”。被殺害者之中,以回教徒列于首位,可見當日廣州伊斯蘭教之盛。

  在廣州的阿拉伯商人,由於經商之關係,特別是由於語言、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的關係,聚居一起,逐漸形成以懷聖寺為中心的“番坊”。番客們在番坊內建有禮拜寺(懷聖及光塔),進行宗教活動,有些人還在廣州娶妻生子,因此而有了“土生番客”以至“五世土生番客”的出現。有的番客還努力學習漢文化,並具相當深厚的漢學造詣。如大食人李彥升,得曾任嶺南節度使的盧鈞的推薦,考中進士。五代時南漢王劉氏,據考為番人之後,其後宮亦有不少番女,亦可見其盛。番坊設一番長或番酋(由唐朝政府簡選),“裁判僑寓廣府伊斯蘭教徒間所起之爭議......每逢祭日,其人須偕其信徒勤修宗教儀式,講談法語,更當為其本國君主祈禱。其人執掌此職,乃遵伊斯蘭教之法度”。這些番長,同時又是伊斯蘭教之教主阿旬。其時,在廣州伊斯蘭教徒中,最有名的是唐初來華傳教的阿布.宛葛士,相傳他為穆罕默德的近臣,廣州懷聖寺就是他創建的。

  唐代,嶺南除了廣州有不少大食、波斯人外,海南島的振州亦有不少大食、波斯商人。振州沿海是東來番舶發生事故時臨時停泊之所,一些番船抵禦不住颶風驟雨的襲擊,被迫靠岸避險直至居留當地。一些則在海南島沿岸為島上海盜所劫,淪落為奴。《太平廣記》載,振州盜魁陳振武,大量搶劫番船,“家累萬金”。又據《唐大和上東征傳》記,唐天寶年間,盤踞萬安州(今萬寧縣)的大海盜馮若芳。“每年劫取波斯船二三艘,取貨物為己貨,掠人為奴婢,其奴婢居處,南北三月行,東西五日行,村村相次,總是若芳奴之住處也”。大量番客聚居於振州,形成嶺南地區的又一伊斯蘭教文化聚落。

  唐末,黃巢兵進廣州,番客被殺死無數,廣州的伊斯蘭教一度衰落。

  宋代,中國的對外貿易更加發達,廣州的番客更多,番坊一如唐制。除後世之《宋史》,不少當時之典籍均有番客、番坊等的記載,如朱彧《萍洲可談》、嶽河《桯史》、方信儒《南海百詠》及阿拉伯作家蘇萊曼《東遊記》等。廣州之伊斯蘭教較唐代為盛。其時,不少番客攜妻女來廣州定居,或娶華婦為妻而長期居留,更有在華擔任官職的。如番舶綱首領蔡景芳,因“招誘舶貨”有功而被補授承信郎;阿拉伯商人辛押陁羅曾被神宗封為歸德將軍。由於番客較多,宋徽宗時正式設立了專門培養番客子弟的“番學”。

  宋、元兩朝,海南島振州沿海地區的番客陸續增多,其來源除了因海難被迫居留的波斯、大食商人外,還有不少因避戰亂或出海作業為颱風所逼從占城移居而來的,這些人是唐代時大食內亂由大食移居占城的。他們都是伊斯蘭教的信徒。

  元代,中國之版圖擴及西域諸國,西北陸路通西域之途暢順,伊斯蘭教由陸路大量傳入西北及中原諸行省,為中國伊斯蘭教傳播的極盛時期。而廣東地處南海邊緣,伊斯蘭教勢力及廣東者至微。及至明代中葉,由海路而來華經商的大食、波斯商人大大減少,隨商業發達而盛行的廣東伊斯蘭教亦因此而日漸式微。

  唐、宋、元三代,嶺南伊斯蘭教徒以外國僑民為主。由於伊斯蘭教徒的生活習慣與嶺南本地人差異較大,如不吃豬肉等,難以為當地人所接受;同時作為商人的這些伊斯蘭教徒來到嶺南是為了經商,他們並不以傳教為目的,所以伊斯蘭教並未能在嶺南廣泛傳播。進入明代,內陸地區回族人陸續移居嶺南(主要移居廣州、肇慶等地),嶺南伊斯蘭教徒以這些回族人為主,所屬教派為遜尼派。

  明成化四年(1468年),南京回回軍首領羽士夫、馬黑麻等,奉派率回回軍一千余人南下平亂,後奉令留戍廣州,分駐于大東營(今芳草街)、小東營《今越華路)、西營(今光孝路)、竹筒營(今解放北路)四處(時稱“四衛”)。同時,南調“達官營”都指揮使廉忠屬下的四百餘回兵連帶家屬駐地肇慶。這些回兵,從此定居嶺南,繁衍後代,成為嶺南伊斯蘭教徒的主要成分。清代初期,山東、山西、陝西、浙江等地有回兵陸續被派來廣州、肇慶,並定居下來。其時,肇慶城內曾設回回營,在城東北隅,營房85間,均住回回士卒。為了便於進行宗教活動,廣州的回人於明、清兩代先後創建了東營寺、南勝寺、濠畔寺等幾座清真寺,南勝裏、濠畔街和小北湛家園等地區周圍。形成了四個回族穆斯林的聚居區。俗有“四坊”之稱。肇慶的回人則於城東、城西、城中分別創建了3座清真寺。而海南島三亞羊欄的各大清真寺,亦于明成化年間創建。

  明清時期,嶺南地區回族穆斯林之人數已難考證。但據肇慶回民前輩的追憶,清初,肇慶回族穆斯林人口達2000餘人。廣州之回族穆斯林,估計人數亦有二至三千功遜尼派穆斯林。

  清代後期至抗日戰爭前,嶺南地區的伊斯蘭教徒注意發展本教事業,各清真寺先後刊印中阿文之宗教典籍,開辦經堂教育,興辦慈善公益事業等。民國年間,還成立第一個伊斯蘭教社團組織--中國回教俱進會粵支部,以及廣東回教體育會、廣州回教青年會等組織。民國21年,廣州回族人口有2145人,民國27年有2762人,肇慶於抗日戰爭前夕亦有回民近千人。

  抗日戰爭期間,廣州被日本侵略軍佔領,廣東的伊斯蘭教遭受打擊。僅就廣州而言,廣州伊斯蘭教墓地除先賢古墓外,多被日軍破壞,東部清真寺亦被拆平,其餘清真寺多被用作倉庫,穆斯林的宗教活動只好集中在懷聖寺舉行。抗戰勝利後,各寺的宗教活動才恢復正常。

  就上述可見,嶺南地區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的地區,唐宋兩代最盛,居全國之冠。元明以降,隨著阿拉伯、波斯等國海路來華貿易的大為減少,嶺南伊斯蘭教趨於式微,在全國的地位已是微不足道。這從作為伊斯蘭宗教職業者的阿匐流向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

  據馬建釗《廣州阿訇源流考》考證,元明兩代在廣州各清真寺主持教務的阿訇多是奉命從外省派來,入清以後,廣州才逐漸培養出本地的阿訇,但並未出過在全國有名氣的阿訇,外省派來的較有名氣的阿訇都不在廣州長留。由此亦可見元代以降嶺南的伊斯蘭教之地位已遠不能和唐宋相比了。

  ●清真寺

  據現有資料查考,伊斯蘭教傳入嶺南後,建有多座清真寺,計廣州有懷聖寺、南勝寺、濠畔寺、東營寺和東郊寺,肇慶有城東寺、城西寺及城中寺。海南島之海口、崖州、儋縣、萬寧等地亦建有清真寺,其中三亞羊欄回族聚居地區明成化年間曾建有三座清真寺:清真古寺、清真西寺、清真北寺。在這些清真寺中,以廣州懷聖寺最為著名,且歷史最為久遠。

  廣州懷聖寺是伊斯蘭教自海外傳入中國時最早興建的清真寺,為廣州伊斯蘭教徒的宗教活動場所。該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相傳為阿拉伯傳教士阿布.宛葛士所建。寺地處古珠江河畔之番坊,名懷聖,取懷念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之意。因寺內有光塔,俗稱光塔寺。寺占地2966平方米。該寺的庭廊樓簷佈局,具有唐代的建築風格。全寺坐北向南,進入寺門有一甬道,迎面為一狀似古城門的看月樓,重簷斗拱,紅牆碧瓦,拱門四開,貫通兩廊庭階。北為大殿,殿前為庭院,庭院四周雕欄環繞,兩邊有低矮長廊。殿南左右,各有碑亭,碑亭與東廊牆壁,藏有歷代碑碣,其中包括元至正十年及清康熙、道光、咸豐、同治歷朝重修懷聖寺的碑記。至正年間的碑記有雲:“白雲之麓,坡山之限,有浮圖焉,其制則西域,磔然石立,中州所未睹。世傳自李唐訖今。”寺內西南角有光塔聳立。塔高36.3米,地面至塔底深1.7米,地平處塔身周長27.79米,直徑8.85米。塔用磚砌築,外表光圓如柱,內僅有兩條狹窄的螺旋形暗梯,從塔內通向塔頂,各為150多級,直通塔頂,塔頂有菌狀塔尖,整座塔呈現伊斯蘭教的建築特色。該塔名為懷聖塔,因在集合伊斯蘭教徒禮拜時,即在塔頂高聲呼喊“邦卡”,廣州話“邦”與“光”近音,又因塔身光圓,故習稱此塔為光塔。據史籍載,塔頂昔日有金雞,隨風轉動,用以為阿拉伯商船標示風向,明初金雞被風毀墮。光塔的建築年代,有唐建和宋建兩說,1988年5月經古建築學家龍非了和地理學家曾昭璿實地鑒定,塔與寺一樣,建于初唐。元至正三年(1343年),懷聖寺毀於火,至正十年(1350年)由浙江省參知政事僧加納主持重修,後又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和清康熙、道光、咸豐、同治數朝重修。(來源:中穆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