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信:陳水扁除了下台外別無其他選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5 14:18:10  


  中評社香港9月15日電/《文匯報》今天刊登台灣政治評論員胡忠信的文章說,如果單靠倒扁群眾的力度,而且採取二十四小時定點靜坐,陳水扁當然堅壁清野,以時間換取空間,盡量往後拖,當然不會垮。到底政情如何發展,早已超過一般之預估,但可以掌握的是,如果未來任令倒扁、挺扁兩股力量在台北流竄,早晚會發生衝突,其後果將是任何一方所難以承擔。 

  九月九日啟動的“百萬人倒扁靜坐”,由於氣勢如虹,風雨無阻,且能量如滾雪球般擴大,已為台灣政局投下一個極大變數。施明德順勢提出“六大天王共商政局”的呼召,要求李登輝、連戰、宋楚瑜、王金平、馬英九、呂秀蓮出面探討“後扁”政局。 

  陳水扁不會坐以待斃 

  為了反制倒扁風潮,“府院黨”已下指令,從十六日開始在凱達格蘭大道進行群眾動員,並將未來周末都予以預定,擺明對幹到底,宣示陳水扁決不受壓力而下台。反之,施明德也放出打死不退的訊息,不但拒絕與陳水扁協商,而且將轉進到台北車站,並自十五日起天天舉辦夜間遊行,對“總統府”與玉山官邸進行“圍城之戰”。正如舊約聖經的典故,約書亞率領以色列人包圍耶利哥城,沉默繞城七日,耶利哥城就倒塌了。陳水扁所構築的城牆,是否會在倒扁風潮下就垮了呢?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天天到靜坐現場,他就主張在九月十五、十六、十七日進行“台北圍城之戰”,發動二十萬以上群眾將中樞神經團團圍住,對軍警進行喊話,使軍警投向倒扁一方,用群眾壓力逼陳水扁下台。 

  施明德則採取較柔性做法,他認為決戰時機未到,不宜此時即進行決戰,雖然抗爭現場已保持參與熱度,但全台尚未動員,不宜提早決戰。 

  首先是“行政院長”蘇貞昌的意向。根據來自蘇幕僚極可靠消息,儘管陳水扁、蘇貞昌表面關係不錯,但雙方關係已到了臨界點,陳水扁對蘇貞昌的自主意願極度不滿,蘇對陳的個性也忍耐到極點;加上台北政局混沌,始作俑者是陳水扁,蘇貞昌如果再為陳水扁辯護,等於把自己變成陪葬的兵馬俑。雖然“總統府”發布新聞稿澄清雙方不和的新聞報道,但蘇貞昌去職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王金平可以說是陳水扁自救的最後一根蘆葦,由王金平出面“組閣”,立即裂解了國民黨,化解了在野的倒扁聲勢。然而,王金平也面臨蘇貞昌所面臨的同樣處境:要不要用軍警鎮壓群眾。聰明如王金平者,當然不會趟這個渾水,陳水扁極難共事,個性變幻不斷,王金平何苦將自己的未來押在陳水扁身上? 

  另外一個超級變數是呂秀蓮的態度。呂秀蓮接班意圖強烈早已是政壇高層公開秘密,但呂秀蓮礙於觀瞻與黨內壓力,又不能公開倒扁,因此僅能以檯面下動作暗中串連,或者間接運用媒體作戰。呂秀蓮透過王金平邀宴在野黨黨團餐敘,則是耐人尋味的大動作,莫非“呂王體制”已經成形?倒扁已造成政壇高層的化學變化? 

  可另闢“立院”倒扁戰場 

  “立法院”即將再開議,除了體制外的群眾施壓以外,在野黨“立委”運用“立院”為舞台,另外開闢戰場,也是值得關注的動向。“立法院”是最高民意機構,由於罷免、“倒閣”都面臨高門檻的“憲政”程序,以目前朝野僵持局面,難以克其功。但在野黨“立委”卻可提出決議案,要求陳水扁停職,接受檢方調查,由呂秀蓮代行“總統”職權。此決議案固然不具約束力,但卻可構成體制內壓力,並可藉機拉攏民進黨籍“立委”棄權或倒戈相向,營造民進黨內的倒扁氛圍。 

  軍警的態度當然也是指標關鍵。雖然迄目前為止,軍警仍然嚴守行政中立,並未介入目前的政爭。但面對民調只有12%的政府領導人,加上一大串貪腐、違法紀錄,軍警人士難道要“捍衛貪腐”嗎?如果政府下令鎮壓,或者檢調進一步公開犯案證據,軍警幹部難道不應表態嗎? 

  陳水扁除了下台外別無其他選擇 

  從九月十五日起,台北的圍城之戰,由於支持、反對陳水扁兩方的介入,加上朝野“立委”的互動,以及政壇高層的相互拉拔,勢必使政情更加複雜化。如果發生暴力衝突,而陳水扁又無法有效化解,衝突的後果,陳水扁恐怕都有全家性命安危的堪慮。美國水門事件的發展到了最後階段,共和黨參議員高華德如此評述:“尼克森總統應該辭職嗎?如果美國總統欺騙了美國人民,這個問題就變成:你們還信任他嗎?一個不受信任的領袖如何讓自己的國家立足於國際社會?如果已經證明他的確說謊,他就必須考慮辭職,而且要快,如此一切爭議才會過去。”台灣版的水門事件不正是同樣情況嗎?陳水扁如何再受到人民的信任?他除了請辭下台以外,還有什麼解決方案呢?南非大主教圖圖如此地終結南非黑人民權運動的歷史:“人民想要自由的決心才是對當政者最大的威脅。人民一旦對此下定決心,就沒有任何事物能夠阻止得了他們。”台灣現在的情況不是一樣嗎?    


    相關專題: 施明德倒扁 來自深綠的最大呐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