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民進黨動員“挺貪腐”道義何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16 09:19:46  


  中評社香港9月16日電/由施明德領導的台灣百萬人反貪腐運動昨晚“圍城”,數十萬台灣民眾於晚間冒雨舉行反貪腐熒光大遊行,要求陳水扁下台。《文匯報》今天發表社評說,台灣民眾參與熱情高漲,反映出以呼喚社會良知、正義及道德為訴求的反貪腐運動,已經獲得了島內民意的廣泛認同。然而,執政的民進黨卻發出動員令,強力組織10萬以上深綠群眾於今日聚集台北挺扁。民進黨為了反制旨在反貪腐的倒扁運動,不惜製造人民與人民之間的對抗,說明陳水扁及民進黨已完全失去反省的能力。情緒高漲而又尖銳對立的大規模群眾性行動在同一時間和同一地方舉行,很有可能演變成流血衝突。權力在握而又刻意製造群眾對抗的陳水扁及民進黨當局,必須對事件引發的嚴重後果,承擔全部責任。 

  社評說,百萬人民反貪腐運動,是島內民怨累積到一定程度後的大爆發。自從陳哲南涉高捷弊案東窗事發後,圍繞著陳水扁近臣、親信、女婿及妻子的弊案接二連三,並最終牽涉到陳水扁本人。按照常理,在一個制度健全的民主社會裡,像陳水扁這樣弊案纏身、失去道德誠信的領導人早就下了台。然而,由於島內「凡事不問對錯,只問藍綠」的對立氛圍,加上健全的法治社會尚未建立,不僅現行體制無法對陳水扁進行有效制衡,甚至司法體系也被認為成了他的共犯結構。台灣民眾越來越清楚地看到,這種有惡不能除、正義不能伸的局面持續惡化,不僅損害台灣的現在,而且將影響到台灣的未來和下一代。這正是島內百萬民眾憤而循體制外渠道表達反貪腐訴求及要求阿扁下台的基本原因。 

  除了貪污腐敗,執政無能、無德也是島內民眾不滿陳水扁的重要原因。陳水扁上台6年來,台灣平均經濟增幅僅為3.3%,跌至四小龍末席,島內自殺民眾則高達16,000人。陳水扁當局不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施政目標,只顧玩弄政治,操弄族群對立,維護一人一黨之私利。如果民進黨是一個具有責任感和理性反省能力的執政黨,面對糟糕的政績及沸騰的民怨,就應該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虛心傾聽、回應民眾訴求,並採取適當措施平息眾怒,恢復正常社會秩序。然而,民進黨面對民眾的反貪腐訴求,卻反其道而行之,強力挑動深綠群眾的對抗情緒,以反制倒扁運動。他們顯然是企圖將跨越黨派的反貪腐運動導入藍綠及族群對抗的軌道,以混淆視聽,模糊焦點,轉移矛盾,擺脫困境。 

  社評表示,藍綠勢力對立,族群分裂,是台灣社會的結構性矛盾,也是台灣的亂源。這一死結解不開,島內的紛爭將無止無休,所有的政治、經濟、民生及社會發展與建設都無法回到一個正常與理性的軌道上來。這也是百萬人反貪腐運動刻意淡化藍綠色彩及政黨背景、強調民眾自發參與的原因。人民在施明德領導下重新走上街頭,體現著台灣民眾對現有體制的不滿和無奈。雖說這場運動能否將陳水扁拉下台仍然是未知之數,但如果能在改變台灣藍綠對立格局方面造成突破,成為超越族群來解決重大問題的一個契機和轉折點,其重要意義不可低估。 


    相關專題: 施明德倒扁 來自深綠的最大呐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