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鷹派安倍 要打造右翼主導的新日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20 17:28:53  


安倍晉三出生政治世家,或許說日本右派政治世家更貼切。
  要了解安倍晉三,這個自民黨新總裁的政治觀,可以從東京高中這學期採用的新版歷史教科書一窺一二。這個受到政府支持的新版板歷史教科書,淡化日軍在二次大戰期間發動侵略戰爭的歷史,教導學生當初發動戰爭是為了自衛,宣揚日本民族驕傲和獨立性,主軸就在於提昇戰後日本新生代的愛國意識。 
 
  這個掀起鄰國抗議,充滿爭議的版本並非日本每所高中都一致採用,但是卻受到政府支持,而書中呈現的史觀只是安倍的一部份看法。安倍打出目的在強化學生愛國意識的教育改革,修改日本戰後和平非戰憲法,擴大自衛隊主動參與軍事行動的權限。安倍認為,這些改革是日本民主化成熟過程中很自然會有的變革,更重要的是,這反映出面對新世紀威脅必須要有的轉變。 

  日本從二次大戰後刻意扮成溫和的和平主義國家,靠著“支票簿外交”金援建立關係,以及軍事上仰賴美國,到如今面臨一個擁核的朝鮮,以及中國崛起的事實,安倍的崛起突顯出日本在今日這些威脅下戰略外交思維的轉變。本月稍早安倍接受一項電視訪問時曾說,“與其按照外國定的規矩進行一場表現優秀的相撲賽而受到讚揚,我們更應該加入成為定規矩的人...我相信我能以新思維創造一個新日本。” 

  安倍晉三出生政治世家,或許說日本右派政治世家更貼切,他的父親安倍晉太郎曾任外務大臣,外祖父岸信介曾是二次大戰日軍甲級戰犯嫌犯,不過後來躲過司法審判,並在戰後的1957年當上首相,父親執政風格雖然被視為較溫和,但是童年時代常在外祖父身邊的安倍,鷹派作風顯然承襲了岸信介。岸信介任內企圖修改戰後美國主導制定的日本憲法,並修改美日安保條約讓日本擁有平等地位,但是未能成功,並遭到左派激烈抗議被迫下臺,首相官邸外的抗議聲深深烙印在當年才五歲的安倍心中。 

  安倍新近推出的新書“邁向一個美麗國家”對審判日軍戰時領導人的東京大審判正當性提出質疑,去年9月一名外籍記者問他是否為日本戰敗感到遺憾,安倍不加思索的回答“你們稱我有點民族主義,但是我說,不是愛國主義的人沒辦法成為他的國家領導人。” 

  小泉為日本從和平主義中逐步崛起打下基礎,身為小泉欽定接班人的安倍則形塑出日本更具野心的願景。安倍雖然仍會維持小泉任內的美日同盟關係作為國防基調,但是他更要讓日本與美國平起平坐,部分分析家預期,安倍要的是與華府對英國那樣的關係,在軍事上與美國密切合作,但是根據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行事。 

  分析家指出,安倍的高支持度就在於他的鷹派,他在朝鮮,中國關係上向來立場強硬,他越強硬民調支持度越高。7月4日朝鮮試射導彈後,安倍的談話更超出一名政府發言人的範疇,呼籲應該思考日本對朝鮮發起先發制人攻擊,十年前,這種大膽言論尚會掀起輿論強烈抨擊,但是今日只更確立安倍獲選為黨領導人乃至於首相的地位。 

  安倍親近盟友、自民黨參議員山本一太說,“安倍體認到日本已經不能再當過去那個日本,我們面臨新威脅不能坐視。根據我們現行的憲法,如果一艘伴隨日軍艦艇的美軍船艦遇襲,我們連防衛我們的美國盟友都不行,這是什麼盟友?我們現在是活在一個更危險的世界,需要更強悍的領袖。” 

  安倍的崛起讓日本和平主義人士感到憂慮,今日的和平主義派在日本已經成為少數聲音。右派政治策略家Takayoshi Miyagawa說,“我有一種感覺,日本戰後一代的政治人物,包括安倍...已經失去老一輩人對戰爭的愧疚感。這是把日本帶向一個我們不應該再走上的道路,這是一條走回已被現在年輕人遺忘的邪惡民族主義的道路。”(來源:東森新聞)


    相關專題: 小泉退位 安倍出任日本首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