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內閣未來外交路線引起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27 07:34:25  


  中評社溫哥華9月26日電/ 新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組成了新內閣,但是麻生太郎留任外相,似乎顯示未來仍將繼續強硬路線。安倍晉三還任命原副外相鹽崎恭久擔任官房長官。鹽崎恭久還將兼任新成立的朝鮮綁架日本人質問題部門領導官員。 

  據BBC報道,分析人士認為,這顯示在朝鮮問題上,安倍晉三將由"麻生派"主導採取強勢立場。安倍本人有可能全力投入推動日本社會改革。 

  論功行賞 

  部份日本媒體明白地指出,組成人選的考慮,是基於先前自民黨總裁選舉時的表現,似乎並沒有考慮派系平衡的問題。但是安倍內閣也顯示了並沒有完全脫離日本"老人政治"傳統,例如任命小泉內閣的科技大臣、現年73歲的尾生幸吹出任責任重大的財務大臣。安倍也大膽的啟用現年52歲的學者大田弘子出任經濟財政大臣、駐日美軍重新部署問題的專家-久間章生擔任防衛廳長官。新的內閣還參考了美國的做法,增加五名類似顧問的特別事務官員(總理大臣補佐官)。他們將負責在協助被朝鮮綁架的日本人質返日、經濟財政、國家安全、教育改革、新聞發佈方面協助安倍晉三。 

  國際反應 

  對安倍內閣,美國表示希望日本新內閣能夠發揮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不過,觀察人士認為,美國對歷任日本內閣都是做如此的表示,並不出奇。從內閣外交和軍事方面的官員來看,似乎安倍有意加強和美國合作,而主管經濟官員的背景,也顯示日本和美國的外貿與經濟將會維持相當的一致性。但是中韓兩國對安倍內閣可能就不似美國那麼樂觀。"強硬派"的麻生太郎是唯一留任的官員,這已經可能令中韓感到關注和擔憂。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雖然表示"希望日本領導人言行一致,為改善和發展中日關係而努力"。但是秦剛也強調中國在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上,立場並沒有改變,並且說中日兩國領導人會面的時機和條件,中國的看法也沒有任何改變。日本的媒體就認為這似乎是在暗示安倍應該表明他不會參拜靖國神社。但是安倍先前就表示"參拜靖國神社是個人信仰問題"不應該將之政治化。 

  日本媒體引述該國外交界人士的話說,從目前的狀況看來,安倍似乎無意在此時表明是否會參拜靖國神社。因此可能要等到安倍內閣完全上軌道之後,安倍才有可能就此表態。分析人士也認為,從目前的態勢看來,在這個問題上,安倍的態度似乎和前首相小泉差不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